此项技术填补了我省儿童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空白
9岁的小辰患了川崎病,他的冠状动脉闭塞了约20毫米,如果不及时治疗将面临生命危险,但这么小的孩子也不能放支架。近日,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心脏中心联合成人心内科、麻醉科用冠脉介入方法,为小辰完成了冠状动脉慢性闭塞血运重建介入手术,打开了他闭塞的冠状动脉,这为浙江首例。该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省儿童冠状动脉慢性闭塞血运重建的空白,也标志着该院在川崎病冠脉损害后遗症治疗新的里程碑。
小辰6年前随父母在意大利期间确诊川崎病,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发现右冠状动脉扩张,出院后未进行规律治疗及随访。4年前回国后,小辰到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门诊查心超提示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2个月前再次随访时发现右冠状动脉除了瘤样扩张外还出现了血栓形成,随后入院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主干存在长约20毫米的闭塞,附近侧枝形成,如果不治疗将面临生命危险。
该院儿童心血管科主任吴蓉洲与成人心血管内科主任官学强讨论,提出为患儿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如此小年龄的川崎病患儿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在我省尚属首例,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为了保障手术顺利开展,吴蓉洲、官学强等组建了治疗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及应急流程。
1月26日下午2时,小辰在全麻下进行了冠状动脉闭塞再通及球囊扩张术,术中使用UB3导丝成功突破右冠血管闭塞段至右冠中远段,前送微导管交换导丝建立轨道,经过多个多次球囊扩张及药物球囊介入治疗,造影显示闭塞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成功,未见夹层及假性动脉瘤等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术中使用血管内超声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了全面评估,手术历时一个半小时,介入团队完成了患儿右侧冠状动脉的血运重建。
冠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治疗冠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病变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长期预后,但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同时也是冠脉介入治疗最富有挑战的病变类型。
川崎病是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但心脏相关后遗症要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病变,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近年来发病率呈增多趋势,引起人们的重视。
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每年有400多例川崎病患儿住院治疗,巨大冠脉瘤的发生率为0.7%,可进展为狭窄或闭塞,但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不同于成人的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常由于血栓形成或内膜增生或钙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且常存在多个动脉瘤与狭窄或闭塞并存,病变复杂,选择PCI还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需充分评估后慎重决定。儿童冠状动脉血管细、主动脉弓短等情况,都大大增加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难度。该院儿童心血管科自1998年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居省内领先水平,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展川崎病儿童冠状动脉造影术。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省儿童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空白,为川崎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新的突破,更好地服务于浙南、闽北、赣东广大儿童。
来 源:《温州都市报》2022.02.09 05版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wzrb.com.cn/newspaper?mediaKey=wzdsb&publishTime=2022-02-09&classif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