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都市报】跨越20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 18岁卓玛终于打开“方便之门”

作者:陈忠 徐磊 来源:温州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2/10 14:51:29

downLoad-20220209174910_b.jpg

  昨天,记者从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获悉,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四川壤塘县18岁藏族女孩卓玛(化名)手术恢复良好,将于近日出院。1月29日,该院李仲荣和陈聪德等资深专家为卓玛做手术,重建肛门出口,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一天我盼了很久很久。”卓玛说,很感谢温州医生和爱心人士帮助她解决难言之痛。

  跨越20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

  卓玛的老家是四川壤塘县,距离温州2000多公里。卓玛出生后被发现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每次排便只能从阴道瘘,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点点。由于家境极度困难,她的病情没有得到治疗。日复一日,腹胀如鼓,危及生命。14岁时,卓玛在当地帮助下做了肠造瘘,随后大便就从腹部的瘘口排出。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来说,这是一种难言之痛。

  鹿城区援建壤塘干部吴松泉、陈显建了解到卓玛的情况后,与陈忠慈善工作室取得联系,希望帮帮这个女孩。相关信息见报后,温州社会各界为卓玛捐赠3万多元善款。随后,她飞越2000多公里来到温州,接受治疗。

  多学科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在卓玛来温治疗期间,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外科的医护人员展现出极大热情,学科执行主任陈聪德立即与温州名医、儿童普外科著名专家李仲荣教授等进行讨论,并安排了相关检查。然而腹部核磁共振的结果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可能由于当地很多因素的限制,卓玛的结肠只做了单腔造瘘,这造成残端结肠极度扩张,18年的粪石堆积几乎填满了整个盆腔,这些都将给手术造成很大难度。另外,由于盆底肌肉的废用性萎缩,给术后排便控制带来不确定性。针对这些情况,该院组织多学科讨论,陈聪德、李仲荣、王中林、刘华程、陈裕、朱利斌、赵一鸣、刘平、林进汉等多科室的大咖热烈讨论,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与卓玛一家的沟通是另外一个挑战,他们一家生活在藏区,汉语的交流基本没有可能。该病区护士长胡小叶随后联系了会说藏语的两位志愿者护士,这一难题才得以解决。科室内还组织了捐赠,大家把合适的衣物和食物赠给她们一家。

  聚光灯下5小时织就重生希望

  “距离新年只有两天,我们一定要给卓玛一家带来希望,也是最好的新年礼物。”陈聪德这样对同事说。

  1月29日上午8时30分,手术室护士长陶洁茹、巡回护士王丽嫔、洗手护士陈姿菲早早就完成了术前准备。9时许,资深麻醉师余微萍主任顺利完成麻醉。李仲荣、陈聪德、徐磊等,聚光灯下聚精会神,粘连松解、巨大结肠切除、盆底解剖分离、瘘管分离结扎、肛门再造成形,一气呵成,切除的巨大结肠如同硕大的蒲瓜。当腹腔内的肠管穿出人造肛门的那一刻,手术室内的所有医护人员不约而同地发出欢呼。历经5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卓玛被安全送回病房监护。

  陈聪德说,卓玛的手术面临巨大挑战,先天性肛门闭锁,越早治疗越好,这次主要为卓玛重建肛门出口,切除巨大结肠和修复阴道瘘,这次手术成功开启了她的人生希望,他们会继续给卓玛后续治疗。

  

  温都记者 陈忠

  通讯员 徐磊

2022021008 温州都市报.jpg

来  源:《温州都市报》 2022.02.10 08版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wzrb.com.cn/newspaper?mediaKey=wzdsb&publishTime=2022-02-10&classify=0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