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马里(二十)-马里的医患关系
作者:院办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9/1/21 0:00:00
一幢破旧平房的走廊里,男女老少满是人,有席地而坐的,有从家里带一张席子干脆就睡在地上的,有的俨然是睡着了,有的无力地靠在墙边或走廊的水泥扶手上,精神萎靡、脸色苍白,有的表情痛苦,但没有呻吟,没有吵杂,走廊的一边开着一个门,门口没有把门的,门里不时有人进出而井然有序,这是马里锡加索医院门诊候诊走廊场景。门内诊疗间有一张破旧的长桌子,一边坐着医生和助手,对面是就诊的病人,医生耐心细致的询问病史,病人很愉快的回答医生的每一个问题,医生胸有成竹的开处方,并交代清楚有关注意事项,病人走出时总会说声merci merci(谢谢),医生会回答:不客气,走好!我觉得医患之间既像亲戚又像朋友。 无疑,上述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一年的援外医疗,我渐渐发现马里的医患之间具备尊重、信任、沟通三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要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这也是和谐医患关系所必须的。马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虽然也有穷人富翁,富人家却有长期居住的穷人亲戚和朋友。普通陌生人之间也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医患之间更是尊重有加。不管是远道而来的患者还是本地的病人,出发前都会梳洗打扮,穿上漂亮的马里大袍,以示对医生的尊重。医患见面总是先热情的问候,随后才认真的检查,病人和医生的对话平等从容,门诊内不时会传出爽朗的笑声。 相互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因素。马里的医院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更无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日常医疗工作靠的是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马里患者术前没有象国内那样七手八续的签字,但医生很尊重病人的隐私权、话语权和知情同意权。大多是口头告之病人术前准备、术中风险、术后并发症的相关事宜,病人的回答几乎一致:我相信医生的决定,就是真的术后出现并发症或更严重的情况,病人也会毫无怨言的配合医生,医生当然会全力以赴的采取补救措施。医患双方相互信任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医生和病人本来就应该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增强相互信任,有利于共同对付疾病,取得最后胜利。 加强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善于沟通是马里人的特点,看病时病人会问很多的问题,医生也会不厌其烦的回答,医患沟通也非常充分。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和动态,及时解开病人心中的疑虑和误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为援外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应该更主动加强医患沟通,把“以患者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中。只有时刻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创造和谐医患关系,才能为战胜各类疾病、维护患者健康提供坚强的保障,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 目前,国内医疗行业,医疗设备越来越精,医疗技术越来越高,但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没有同步跟上,舆论导向偏差,患者对医学本身的不了解,彼此产生误解,医患沟通不及时等原因,以致医患信任缺失,医患矛盾日益加剧,不知马里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 余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