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温州战“疫”日记⑯温医大附二院瓯江口院区护士郭君怡
支援前,偷偷流了几次泪
支援前,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为此我也偷偷流了好几次泪。
准备了衣服、生活用品、牛奶、水果、药物等等,两个人的物品后备箱都塞不下。
第一次去瓯江口,出发前就被“剪”了头发。虽然舍不得,但安全是第一位的。
在病房里接受采访,说着说着又想哭。
2月6日:第一天
洗澡时,身上皮肤似乎被我搓破了。
我和科平第一个进去了,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眼前雾雾的一片,呼吸有点费力,只能深呼吸。
虽然演练过,但实际永远是实际,有点紧张,不过还好我们基本完成了任务。
换衣服时,手要七八遍消毒,记不清自己消毒了几次,只知道宁多勿少,脱衣服,脱得气喘吁吁。
洗澡每次要求半小时,感觉时间好漫长,身上的皮肤似乎被我搓破了。
写了第一次上班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晚上睡得很浅,终于第一天过去了!
2月7日:第二天
为了自己的抵抗力,必须吃。
第二天上班,进去发现眼睛比第一天还雾,可是已经无返回余地,只能雾着上班。
15:30一下来了6个病人,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顺畅多了。
下班后换衣服比第一天也顺畅,感觉有污染就喷洒酒精,临走打开紫外线灯,洗澡虽然时间设置一样,似乎感觉变短了。
回到生活区,吃饭,吃水果,喝牛奶,这真是增肥的节奏,但为了自己的抵抗力,必须吃。
又有第三批要来支援,不停地和他们分享经验。
2月8日:第三天
上班一个多小时,开始憋尿了。
看到群里贾晓慧护士长在发红包,才知道今天是元宵节!好难忘的一个节日,也感叹了阿长的不易,她沙哑的声音,就是最好的证明,也很幸运在她的科室。
王谊老师送了些水果给我们,阿雪电话联系我,她远远地放在外面,等她走远我去拿,这时我才充分意识到我们真是被隔离的节奏。
穿衣服照镜子发现自己鼻梁压疮已经形成,还有少许的脓点。才第三天,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以后。
不小心在出库房的时候,防护衣服破了一点,内心是非常惶恐的,但是上个班次,还有两个没有出去洗澡,坐在治疗室边上,我又不能提前出去,只能选择让欢欢帮我酒精喷洒了,然后给我贴了一些胶布,继续默默的工作。
今天吃了很多水果,喝了牛奶。上班一个多小时,就想拉小便,还好,今天穿了成人纸尿裤,然后尽量忍着,自己憋尿。
晚上8点回到生活区,一碗汤圆吃下去,根本没有饱腹感。我又喝了半碗粥,吃了一点水果。
(瓯江口病房里的9岁小姑娘,和医生跳舞)
2月9日:第四天
闻到饭香,很想吃。
这是几天来,唯一没有收病人的班。然后处理医嘱,分配任务,贴标识,核对贵重药物,打开水,分饭。
中午的时候,当我给病人分饭的时候,我已经饥肠辘辘,闻到饭香很想吃。给病人分完后,发现多了两份汤,但是我不能吃,因为穿着防护服,所以忍着饥饿,忍着小便。当一个患者问我要辣椒调点味的的时候。我耐心地解释道,现在没有辣椒,要不先将就着吃吧。实际上我们今天的工作人员,六七点就出门了,到现在都没有吃饭,也非常饿。
每当为患者做一个事情的时候,他们会不停的说感谢。我们也很感动,因为他知道我们为了他们,我们这一群所谓的白衣天使是告别了家人,在这里冒着生命危险工作着。
每天上班,都是汗流浃背,如果稍微坐一下就感觉到很冷,因为汗液会变冰,所以我不知道我是很冷,还是很热啊,只能等待着,继续战斗吧,真的希望一切尽早结束,回归家庭。
2月10日:第五天
感觉要感冒了,我很惶恐。
今天的班次是24:00~4:00,我定了一个22:58的闹钟,然后迅速穿好尿不湿、衣服赶到隔离区。
夜间要巡视,但穿着厚厚的防护衣每进入一个房间,踩在地上鞋套都有沙沙的声音,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可是规章制度这样规定,我必须得遵循。一方面,怕自己违反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真的很担心患者的睡眠。
穿着防护衣汗流浃背,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浑身冰冷。我怕感冒了,我非常惶恐,一方面担心自己被感染;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我倒下去了,还要另一个小伙伴顶上。
真希望我的抵抗力能够提高,希望有一个很好的身体。好吧,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一些拉伸运动,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这是我上班的第5天,每平安度过一天都是一种幸福。我也会想家,孩子在家里需要妈妈,家庭也需要我。当然,也要认真工作。
希望在这个疫情的过程中,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患者,也希望疫情过后,很多人不要忘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心爱护我们的医务人员,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热爱学医,能够对医学充满激情,也更希望我们这些学医的人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
2月11日:第六天
四小时的一班?不存在的
今天是我的第6个班次。晚上9点多,接到护士长的电话让我来顶夜班,本来上班的同事可能有点低烧。她的话音未落,我就答应了,马上强迫自己睡觉。刚有几分睡意,可恶的闹钟就响了。急忙和昨天一样穿好尿不湿、衣服,换上全套防护装备,匆匆奔赴103病区。
凌晨2时15分,终于到换班时间,准备好下一班穿的防护服、鞋套、护目镜,处理了夜间来的新病人的医嘱,预约了CT,忙好这一切,我走出病房。
也许在排班上,大家看到的仅是我们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往往要提前1个小时做好准备工作:往脸上涂液体敷料、贴水胶体,到穿隔离衣、防护服。这样严密的防护,短短几天时间,我们这群人就出现了好几例压力性溃疡。
但没办法,在病房里,患者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从入院评估、巡视病房、静脉输液,到皮试、发药等等细枝末节的工作都由我们来完成。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病区,原本互不相识,但在这里我们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也许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可却是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希望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持住,完成这段时间的特殊使命,加油吧,我们这群可爱的人!
2月12日:第七天
利用老本行!将肺康复护理技术带入病区
作为一名康复专科护士,我常在想:如何才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到病区的患者?
思索了很久,今天终于有了眉目。下午上班的时候,我和护士长沟通,她很支持我;和搭班的同事们说了想法,想结合部分的心理知识给患者做一些肺康复的指导,我们一拍即合。
就这样,在103隔离病区,我们临时开展了肺康复培训。在做完该做的工作后,我们走进一间住着一家三口的病房。我问他们,“愿不愿意和我们学一些肺康复的功能锻炼知识?”他们一家都非常乐意,小朋友马上从床上跳下来,拍手说好。
于是,我开始教他们如何配合有效呼吸来锻炼肺功能。他们听得非常认真,一家三口也配合得很默契。随后,我们四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又走了几个病房轮流教学。因为工作时间关系,没能把每个病房都教完,但是,今天肺康复已经在开了一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用心定能换来患者的健康。
在疫情特殊期间,除了做好普通护士的工作,能够把我的康复专业的知识教给患者,感到很开心。我的战友们也非常乐意去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希望发挥自己的专长,让更多患者受益。
相信众志成城,我们必能战胜病毒!
摘自: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