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日报2015/3/4】小小微信群,传递医患新温暖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5/6/30 9:08:00

附二医有个关节置换康复支持交流群

关节疼痛,想找个医生看看,在微信群里吼一下;头疼发烧,要如何降温,在微信群里吼一下;过年过节,向医护人员问候,就在微信群里拜个年道声感谢……凡是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节置换病房住过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微信群,在群里,医护人员成了大家贴心的健康守护人。

为患者早上班1小时

去年底刚做完关节置换手术的刘阿姨这几天准备出院了。护士长,护士长,我回家后要躺多久呢?什么时候开始康复训练?几个月后可以上楼梯呢?在病房里住了几周,刘阿姨怕自己回家后应付不来,有些紧张。护士长郑文娴一边嘱咐刘阿姨注意事项,一边通过微信把刘阿姨拉进了关节置换康复支持交流群

2013年底,医院关节置换病区护士们建立起了微信群。起初只是个别朋友、亲戚通过微信问一些术后康复知识,后来咨询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想干脆建一个群方便患者提问。久而久之,申请加群的人越来越多,群主只能不停地把完成了康复的患者移出群,再把刚出院的患者加入进来。在这个微信群里,有康复师、医生和护士,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专家们抽空就上微信解答。

一个小小的微信群,架起了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信任彼此、关怀互助。

渐渐地,大家发现,微信群除了可以咨询,偶尔还能预约挂号。郑文娴说,做完骨科手术后,病人通常要在出院半个月后回来复查。但是由于专家号特别抢手,许多复查患者挂不到号,有的还要从泰顺、文成赶过来,实在不容易。为了给这部分患者看病,骨科医生自发形成早上班1小时,到病房里给挂不到号又需要复查的患者开小灶。这样一来,患者就可以在微信里和护士们提前预约,享受医生早上班1小时的特别关照。

老患者成知心志愿者

群里聊久了,大家成了朋友,一些做完手术完成康复的患者都不愿意退群了。郑文娴说,许多老患者留在了群里,自发组成关节置换支持专业组志愿者队,为即将做手术和术后的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前不久,刚做完手术的李阿婆整天闷闷不乐,麻醉过后伤口疼,子女又不在身边,李阿婆对术后康复一度非常抗拒。责任护士用了很多办法,也没能让李阿婆高兴起来。微信群里的志愿者金女士知道这件事后,立即赶到李阿婆的病床前。金女士拉着李阿婆的手,拉起家常。她聊到自己母亲做关节置换手术的前后经过,也聊到了自己曾经与病魔抗争的经历,这些故事让李阿婆很受感动。郑文娴至今仍记得,和金女士聊完后,李阿婆脸上露出的那发自内心的笑容。

小小微信群,满满都是爱。现在不管白天工作多忙,回到家,郑文娴都会习惯地上微信和患者聊一聊。在春节假期里,郑文娴也不忘时常在群里问一问患者的康复情况。看到有关医学保健知识的帖子,郑文娴也会在群里分享一些。她说,建群的初衷只是为了给有需要的人答疑解惑,现在群里不仅有患者,还有康复师、志愿者,大家互帮互助,打开了缓解医患矛盾的一扇门。

延伸出时尚护理新模式

2004年起,附二医骨科病区就开办了公益健康教育学校。一晃10多年过去了,至今还有许多老人骑着自行车按时来听课。郑文娴说,有的老人住得远,每次来都会录像然后带回去分享给当地的老人。有了微信群后,课程视频都可以直接在微信上发布,让更多的老人可以观看学习。

附二医护理部主任张春梅表示,微信群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延伸护理服务,同时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因而被称为时尚护理。该项创新举措也获得了2014年附二医十大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奖项。去年起,该院包括儿童内分泌科在内多个病区开展了微信群延伸护理服务,旨在为病患提供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本文摘自:温州日报 2015/3/4 4

原文链接:http://wzrb.66wz.com/html/2015-03/04/content_1782447.htm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