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区11所幼儿园流行病学调查: 儿童食物过敏原排名前三是鸡蛋、螃蟹和虾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英文周报(CCDC Weekly)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人食物过敏的研究论文,其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1岁的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6.15%)要显著高于成人(2.9%)。昨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张维溪教授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儿童食物过敏发病率明显上升,建议过敏儿童3周岁主动做一次过敏原检查。
“据中国儿童调查显示,2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近10年增长了120%,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张维溪表示,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之后,食物过敏已成为过敏性疾病的另一大浪潮。
此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对温州城区11所幼儿园4151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食物过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食物过敏原排名前三是鸡蛋、螃蟹和虾。
张维溪表示,过敏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儿童在3周岁前测试出食物过敏原,在5~6周岁测试后发现有些食物过敏原已经变成阴性,出现尘螨等吸入过敏原阳性。
“我们在就诊时发现,一些刚开始是食物过敏的儿童,在5~6岁时却发展成为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张维溪表示不仅过敏原不是一成不变,过敏也有一个自然进程,如果没有重视婴幼儿时期食物过敏的诊疗,到了后期可能就会出现其他过敏性疾病。
那么食物过敏好防治吗?张维溪表示,由于食物过敏症状多样性,涉及多系统,很容易误诊。“食物过敏的症状主要分为皮肤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这三个方面,皮肤主要为反复皮疹和皮肤瘙痒;消化系统主要为腹泻、便秘、腹痛、便血;呼吸系统则是反复咳嗽、喉头痰鸣等。”张维溪提醒,如果发现孩子,尤其是婴儿出现以上症状,需要警惕食物过敏引起。
来 源:《温州晚报》2022.09.08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