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男性,却专解女性病忧。他就是妇科医者——颜林志。作为妇科60余名医生中仅有的5位男医生之一,从医14年,他对走上妇产科医生这条路毫不后悔。
在男医生眼里,没有男女之分,只有医患之分。生活中,他们可以是丈夫、父亲或儿子,但一旦穿上白大褂,他们就只有一个身份——医生。
■问题1:当时选择这份专业的初心(理由)是什么?
“我想帮助更多的女性朋友。”
据了解,全国的妇产科医生中,男医生的比例不到10%,作为一名男性,为什么挑中了妇科呢?颜林志称,他来自农村,从小就看到身边有很多女性长辈、朋友非常辛苦,很多人生了病也选择忍着,有时候往往“小病”就这样忍着忍着熬成了“大病”。因此,他从小就萌生了学医的想法,尤其是想要选择妇科方向,希望能为更多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
■问题2:选择该专业后,性别有带来困扰吗?有的话是如何克服的?
“在我们医生眼中,患者不分性别,只分症状。”
作为医生,不管选择哪个专业,性别的困扰倒是没觉得。在我们医生眼中,患者不分性别,只分症状。“以前我也遭遇很多尴尬。那些女病人都不肯到我那看病,要不就是找年纪大一点的男医生,要不就选女医生。”对此颜林志也表示理解。如果患者确实很介意的话,他就会带着患者去护士站换个女医生的号。“因此,做妇产科医生要经过深思熟虑,内心要强大。”
■问题3:性别带来的优势有哪些?
“在女人堆里,男人不容易吃亏。”
作为一名妇科的男医生,待在一个几乎都是女性的团队中,感觉自己就像个“团宠”,生活中受到很多照顾。他笑称:“在女人堆里,男人不容易吃亏。”
但在妇产科工作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般轻松,高强度、高负荷工作下男妇科医生就是个宝。妇科每天的患者很多,不管是整天坐着问诊,还是连续做几台手术,男医生在体力上更占优势,更适合长达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连续作战”。例如妇科技术难度最高的几大类手术——卵巢癌、宫颈癌、内膜癌等,往往在手术台上一站就需要三五个小时,体力消耗极大。颜林志戏称,“上周我刚做了一个宫颈癌手术,大概4个小时左右,手术做完以后没觉得多累,反而神经很兴奋。”
■问题4:难忘的异性患者接诊经历
从医14年 “媳妇熬成婆”
因为考虑女性患者在面对男医生时的尴尬与紧张情绪,男医生反而一般都会更加温柔细心,将自己的好情绪传递给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耐心解答疑惑。像他自己也有一套“小妙招”,例如在门诊时,他一般都不会把诊室门锁上,身边也会尽量带着一个实习医生,在检查时和患者聊天分散注意力等等。近几年,大家对妇科有男医生这件事已经不会那么抵触了,甚至有时候,有些患者反而指定要找男医生。
现在,颜林志这位从医14年的“妇女之友”终于“媳妇熬成婆”,不再被女病人“歧视”。颜林志说自己有一次在门诊时,听到外面有老患者在门口给自己“宣传”,让有些顾虑的患者不要担心,觉得很感动。
■问题5:来自患者的感谢
十几年来,颜林志接诊了太多的患者,也不记得收到过多少的感谢信、锦旗。但他说,收到的感谢信、锦旗挂都会贴在病区走廊的墙上,每次经过,总觉得工作的疲惫就减少了一分。
■问题6:医者座右铭
座右铭:“细微显真情,平凡树仁心。”
从医14年,他始终以这句话为宗旨,践行着自己的医者初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病人的健康以及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努力把自己能做的,该做的都做好了,就是医者的担当。“无论怎样都要对得住病人,认认真真地看病,同时能够尽己所能,把一些科普知识传输给身边的人,造福一方,就真的足够了。”
关于宫颈糜烂的科普时间
1、“宫颈糜烂”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治疗
这里需要提一下——宫颈炎。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宫颈炎症的表现,是在宫颈上出现感染了以后出现的症状。宫颈那氏囊肿和宫颈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是需要进行治疗的。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定,但通常情况下,急性的炎症期用栓剂药物阴道治疗就可以了,慢性的炎症可以采用激光或者冷冻等物理治疗的方法。
2、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
这个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
3、不治疗会发展为癌症吗?
宫颈癌的发生是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有些高危型HPV,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的时候,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但是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关键就是提前预防和治疗。
4、预防
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5、对生育有影响吗?
理解宫颈糜烂是生理现象的话,也就意味着这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的。
(宣传统战处 汪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