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患者黄女士带着锦旗和鲜花前来表示谢意,热泪盈眶并主动要求抱抱感染内科诸葛璐副主任医师。这个拥抱,出自于全心全意的信任,让医患之间毫无防备地敞开自己,流淌的温情如同酷暑下清冽的井水,浸润心脾。
被拥抱的诸葛璐副主任医师说:“快节奏的生活,好朋友也许一年两年见一次,而我和我的病人常常每月一见,一年多次,也是一种幸福。”
医患携手 打赢“乙肝母婴阻断”战
故事的渊源要从去年说起。乙肝病毒携带者黄女士怀孕了,这个消息喜忧参半,她害怕将这个终身携带的“不定时炸弹”遗传给孩子,常常夜不能寐。在怀孕初期,她在另外一家医院就诊,医生没有给予重视,几句话就把黄女士打发了,更加剧了她的焦虑。
一直到孕28周,她来到诸葛璐的门诊。诸葛璐对她坦言:母婴阻断最佳时期孕24-28周,时间上稍晚。但是我们一起努力,积极干预,尽量将宫内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诸葛璐为患者“量身定制”了阻断病毒治疗方案,并将每个细节都解释得一清二楚。黄女士说:从十几岁发现得病开始,她长期处于一种自卑的情绪里。诸葛医生如沐春风的沟通方式,使她格外信任,愿意全身心配合治疗。医患之间最融洽的合作模式油然而生。
按照诸葛璐的医嘱,孩子出生后,及时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并按时完成疫苗接种。黄女士也可以放心地给孩子哺乳,享受做母亲的幸福。
尤其让黄女士感动的是,从怀孕到产后,每次临近复诊日,总能收到来自诸葛璐的主动提醒。最近,诸葛璐嘱咐黄女士带着8个月的孩子过来一起复诊,帮孩子开了乙肝二对半定量的化验,化验结果显示:孩子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横亘在黄女士心头多时的巨石终于落地,喜极而泣,也就有了篇首的那一幕。
“我跟定诸葛医生的门诊了。”在接受采访时,电话那头的黄女士肯定地说。
给予治疗 也赠予帮助和安慰
与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以老年患者为主力就医人群的科室不同,感染内科的诊室外更多盘桓的是青壮年患者,他们往往是家庭的顶梁柱。肝炎、肝硬化、肝癌,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惊涛骇浪、平地起雷。
害怕……害怕无法治愈只能控制病情,害怕长期服药,害怕劳动能力的丧失,害怕别人异样的眼神……
焦虑、悲观往往是疾病依附的阴霾。
“治愈虽然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期盼,但总有不能如愿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将心比心的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去改善疾病的发展状态,本身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案。”诸葛璐轻柔而肯定的声音总能给人安定的力量。
最近,诸葛璐收到一条微信“感恩躲过一劫六周年。”2012年12月,来自平阳的杨先生因“肝回声改变”来到了诸葛璐的门诊,诸葛璐建议他做个磁共振,检查不甚理想:肝脏有个性质不明的一厘米左右的占位,疑似小肝癌。杨先生跑到国内某知名医院复诊,当地医生告诉他:没有问题。
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让杨先生格外纠结,一度在诸葛璐的门诊里哭泣。诸葛璐一方面安慰病人的情绪,一方面反复与影像科同事分析杨先生的影像结果,坚持自己的判断,并提醒杨先生2个月后再次拍片检查。
再次复查肝脏磁共振对比的结果显示,肝内占位呈现增大趋势,临床诊断小肝癌。诸葛璐告诉他,小肝癌术后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长期生存,甚至不影响寿命,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杨先生带着信心做完了肝癌切除术,术后恢复佳,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是肝癌。术后随访六年无复发。每年的手术成功纪念日,都会发来微信表示谢意!
人的生老病死就如同四季轮回,医者不能左右季节的轮换,却能够在不同时节为患者播种希望、去除芜杂、拂去凋敝。
(图片右侧为诸葛璐副主任医师)
这些年来,无论是中秋节将亲手烘焙的月饼送给诸葛璐的戊肝病人,还是10多年来始终跟随诸葛璐复诊的阿公,又或者是病愈后赠予回忆自传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都将如钻石般晶莹剔透的信任交托于诸葛璐医生。
“互相信任,医患双方才能共同感受对生命的尊重。这对于医生来说,这是和听诊器、手术刀同样重要的看病‘法宝’。”诸葛璐强调说。
(作者|宣传处 栾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