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我院康复科将开展“冬病夏治”工作

作者: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9/7/10 0:00:00
——穴位贴敷灸(“冬病夏治”)介绍 穴位贴敷灸,是采用辛温走窜的中药外敷于特定的穴位,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如选三伏天进行治疗,即称三伏灸,俗称“冬病夏治”。此法既有穴位的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药理效应。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通过消化道,因而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的分解破坏,也避免了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 “冬病”指在冬季或遇寒冷阴雨天气病情容易发作或加重的一些疾病,如哮喘、频繁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风湿关节痛及冻疮等。针对这些疾病,传统上多选择夏天阳气最盛之时进行治疗,故称“冬病夏治”。 现代研究表明,“冬病夏治”的实质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自身抵抗力,从内因上抑制某些慢性疾病的反复发作。 用药方案: 1号贴:即我科验方“强力贴灸膏”,已成功应用近十年。选三伏天贴敷治 疗,能在穴位区域的皮肤发泡,产生强力刺激,作用强,疗效高。 2号贴:寒痛贴结合天灸膏(温和型),贴敷后能在穴位区域产生较强刺激,一般不发泡或发泡较轻,使用方便。 3号贴:曼吉磁贴(咳喘型,镇痛型),贴敷后能在穴位区域产生轻度刺激,一般不发泡,使用简单,适于平时辅助治疗。 常见适应症: 1.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以及频繁感冒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2.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往往在劳累后,遇阴雨寒冷天加重。 3.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能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患者经常因进食生冷或不易消化的食物而腹泻,影响消化吸收,身体削瘦或虚胖。 4.某些冬季特有的疾病,如冻疮、四肢冰冷、畏寒等,属典型的阳虚表现。 5.慢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搔痒,搔抓后出现条状或片状红色皮疹。常反复发作,大多由过敏引起。 治疗时间和地点: 头伏:7月14日---7月23日。二伏:7月24日---8月13日。三伏:8月14日---8月23日。地点:划龙桥路306号,温医附二院南浦院区五楼针灸理疗门诊。电话:88086276,13758492131,联系人:朱医师。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