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身后不寂寞 科苑留奇葩

作者:院办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5/11/4 0:00:00
--温医校友周健参与的预防子宫颈癌疫苗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美国默克公司和澳洲科学家联合在10月7日在纽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预防子宫颈癌疫苗Gardasil研制成功,有望明年全球上市。该疫苗的研制者IanFrazer(傅理沙)教授在宣布这一新闻时特别提到:这一疫苗是他和他的亲密战友周健博士一起研制的,周来自中国,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令人悲伤的是,周健未能在他去世之前看到这项成功被全球承认。”傅理沙教授说。昨前几天,澳洲主流媒体纷纷致电温医,预约来温采访。 周健1957年出生在杭州,1982年毕业于温医。1984年在浙医大读硕士时,开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的研究。1987年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周健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研究的重大突破。1988年,周健赴剑桥大学免疫学和癌症研究中心从事研究。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免疫与癌症研究中心主任傅理沙教授在剑桥结识周健并力邀赴澳。1990年,周健前往昆士兰,研究人工合成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并获成功。1991年,周健与傅理沙联名申请了DNA重组技术人工合成乳头瘤状病毒疫苗的专利,比美国早了一年。1995年,周健应聘美国Loyola大学任副教授,以惊人速度发表许多高质量的论文。澳美两国开始合作进行全球临床试验,1996年,周健回昆士兰担任乳头瘤状病毒研究室主任。 1999年3月19日,当其研究成果Gardasil疫苗全面开始临床试验时,42岁的周健积劳成疾突发肝病英年早逝。国际免疫学界震惊于新星的陨落,筹集建立“周健科学基金”,每年在澳举行纪念周健的学术活动,悼念他的杰出贡献。昆士兰大学把他领导的实验室命名为“周健实验室”。 Gardasil疫苗经过33个国家2.5万名妇女的三期临床试验,证明了疫苗对预防由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16和18引起的子宫颈癌100%有效且无副作用,这意味着第二大女性杀手子宫颈癌将因此终结。 作为同班同学,温医院长瞿佳昨天向记者深情回忆起周健:“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周健对母校充满热爱,1998年他带着傅理沙和昆士兰大学领导来温,促成昆士兰和温医的合作,协助建立基础免疫学科,并帮助温医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基金支持。周健是华人学者的光荣,是温医的骄傲。” 相关链接>>>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全球每年约有30万名妇女死于该病,是仅次于乳癌的第二大女性健康杀手。各个年龄层的女性都有可能发生子宫颈癌,但以25岁到45岁的妇女最为常见。在女性中,约有70%曾被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感染过,而约有70%的子宫颈癌患者又恰恰是由这种病毒系列HPV16和 18引起。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