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孩子总“挤眉弄眼” 可能是抽动

作者:夏露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6/5/25 14:29:00

这是一种行为异常类疾病,一些发病原因跟生活因素密切相关

孩子总是眨眼睛、耸鼻子,可不一定是调皮,有可能是患上了抽动症。记者日前从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了解到,4月份,该科室确诊患抽动症的儿童有1200多例,近期以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抽动症居多。医生表示,近几年,儿童抽动症的数量明显增加,跟一些生活因素密不可分。对于抽动症,除了配合药物治疗,家长还需在生活管理上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七成左右的孩子是短暂性抽动

据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伟介绍,从临床来看,5-12岁是主要发病群体,且男孩多于女孩。主要表现为动作上的抽动,像眨眼睛、耸鼻子、张嘴、扭脖子、吸腹、扭屁股等。有的还会表现为声音上的,比如发鼻音、清嗓子、打嗝,甚至说脏话等。

一般来说,抽动症分三种类型:短暂性抽动、慢性抽动以及多发性抽动。短暂性抽动是一过性的,发病时间不超过一年,在表现上可能是运动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可能两种表现相继出现。七成左右的抽动症儿童是属于这一类型的。若短暂性抽动障碍症状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一年,便转变成了慢性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是三种里面最严重的,又可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其两种表现可能相继出现或同时伴有。

发病原因跟多种因素相关

李伟表示,目前,研究表明,抽动症的病因与遗传、神经生化代谢等存在密切联系,此外,研究也表明抽动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功能障碍。

从临床来看,抽动症的发病也与一些生活因素有关。事实上,二十年前,抽动症远没有目前的发病率高,近些年却频发多发,跟电子产品的普及、垃圾食品的增多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都密不可分。

李伟总结了一些可能引发抽动症的生活因素。

1.电子产品。长期玩手机、玩IPAD、看电视,容易造成眼睛疲劳,易诱发抽动症。特别是寒暑假,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每天捧着电子产品,结果出了抽动症。每年的寒暑假,也是抽动症的高发期之一。

2.饮食。辛辣、上火食物以及垃圾食品都会增加孩子患抽动症的几率。

3.有疾病基础的。鼻炎、鼻窦炎、结膜炎、感冒发烧等都会诱发抽动症。近段时间患抽动症的孩子,很多都是因为过敏性鼻炎引发的。

4.紧张情绪。考试季,患抽动症的孩子也会增加,这就是紧张情绪导致的。另外,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过于关注,看到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不恰当的交流方式,增加了孩子的精神压力,也会增加孩子患抽动症的几率。

5.铅中毒。儿童抽动症与血铅有一定的相关性,儿童铅中毒可能会引发儿童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行为性疾病

李伟把抽动症归类为一种行为性疾病。他认为,抽动症跟某些传统的疾病不同,它影响孩子的形象心理异常小动作过多,严重影响形象,这种异常行为可能会被其他人嘲笑和鄙视,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容易造成自卑心理、情绪障碍和人格改变。同时也会影响注意力、记忆力,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另外,抽动症还常常合并多动症,因此还需家长给予重视。

不过,对于新发的、问题不严重的抽动症,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忧。可先用金银花泡水、羚羊角煮水给孩子喝,观察其情况。家长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孩子去专科医院就诊。如果被确诊为抽动症,孩子应该少看电视、少玩电子产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另外,家长要给孩子以温暖、关心,不要言语责难、讽刺或强迫改正,如果家长对抽动过于关注反而容易加重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孩子的症状消失了,家长也不能放松警惕。李伟说,抽动症较易反复发作,一般建议家长在孩子症状消失后,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管理状态3-6个月,尽量避免诱发因素的出现。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