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咨询
房颤治疗,四种方法各有优劣

作者:王军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5/10/15 8:19:0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有千万名患者。929日是世界心脏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心在线近日联合发起心学院·媒体体验营,邀请北京安贞医院房颤防治专家介绍房颤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并评价了房颤4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抗凝治疗华法林是主力军

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主任马长生说,房颤的主要危害是血栓形成和栓塞,可引起脑梗死或体循环栓塞而致残、致死;其次,房颤患者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过快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最终导致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董建增教授表示,有效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卒中及其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率的关键。华法林作为使用长达半个世纪的抗凝剂,在房颤栓塞预防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然而,华法林的代谢受基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含有维生素K食物的影响;另外华法林的起效慢,治疗窗口窄,必需常规进行监测并调整剂量。如果抗凝不足,卒中风险则会增加;如果抗凝过度,则出血风险增加。

新型口服抗凝药有望取代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问世有可能改变目前房颤抗凝治疗的现状。同传统抗凝药华法林相比,它可固定剂量使用,无须监测抗凝活性,与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了新的选择。

但由于价格昂贵,新型口服抗凝剂目前的应用率低、停药率高,另外它也有出血风险。董建增说,只要是预防血栓的药物,都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左心耳封堵:房颤卒中预防新手段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属于左心房的一部分,很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至脑部动脉就形成脑栓塞即脑卒中。目前研究显示,90%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是在左心耳植入笼状结构的封堵器,封闭左心耳心房入口,使左心耳闭塞,从而达到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目的,是创伤较小、操作简单、耗时较少的治疗新方法。” 董建增介绍说。对于卒中高危且口服抗凝药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能是最适宜的治疗方法之一。

据了解,由于费用较高等因素,目前左心耳封堵率普及率极低,只有极少数房颤患者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可治愈房颤

传统治疗房颤的药物主要是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普罗帕酮、多非利特、依布利特等。但目前对这些药物的评价非常低,它们作用有限,而不良反应太多。马长生说,想要根治房颤,导管消融是唯一方法,它在房颤的节律控制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际指南中已经提出导管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选择,即不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直接接受导管消融;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经过多次消融,多数患者也可成功维持窦性心律。导管消融对于不同人群如高龄、长时程持续性房颤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导管消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卒中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据了解,由于技术难度大、价格较高等原因,该技术普及率很低。目前房颤患者接受导管消融的比例只有0.03%

专家表示,房颤治疗方法各有优劣,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