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场举国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了。
温医大附二院第一时间投身抗疫,短短7天时间完成改建温版“火神山”医院,34天时间实现患者清零。在这场成功的战“疫”背后,温医大附二院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日前,温医大附二院党委书记褚茂平向记者讲述战“疫”背后的故事。
短短7天完成医院改建 34天实现患者清零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您作为医院的管理者第一反应是什么?医院采取何种行动?
褚茂平:温州疫情发生时,恰逢医院召开职工大会,我们立即调整会议时间和大会内容,次日就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领导小组,书记、院长挂帅,各分管领导担任各组组长,下设医疗、物资、后勤、防疫等七个小组。按照形势预判,我们腾出部分病房作为隔离病房,用于收治相关疑似病例。既确保日常医疗正常开展,又做到肺炎疫情的精准防控、有备无患。
记者:1月28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增加瓯江口院区为收治的省级定点医院,整个改建只用了七天时间,这其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褚茂平:接到任务后,我们马上成立了行政组、医疗组、后勤组和物资保障组4个小组,划分出200多个任务清单,在临时指挥部墙上挂起军令状和倒计时,排出推进方案。
当时最大的困难在于瓯江口院区原来的定位是骨科医院,原计划4月份启用,与传染病医院的配置有较大的差别。为避免医护人员与患者交叉感染,医院必须专设患者、医务人员两条专属通道,而隔离病区需严格按照防护规范要求,设置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要形成这样一套医疗闭环,是具有极大难度的。为了达到相关要求,我们立即组织医院专家借鉴一些成功案例的同时,结合本院实际,短时间内完成从接收患者到治愈出院的诊疗流程。对于医疗设备、医疗物资匮乏的问题,我们积极联系政府部门后,获得大力支持。奥康集团等一大批社会热心力量和爱心人士为我们捐赠了大量医疗物资和设备。
记者:瓯江口院区从开科到清零只用了34天,整个救治过程有什么秘诀?
褚茂平:我们迅速启动“一号通”快速处理机制,成立“新冠肺炎重大医疗事项保障组”,实施24小时值班制。优化发热门诊流程,拓展诊疗区域,确保前来就诊的患者,能快速得到救治。
开科前,我们对学院路院区病房进行合并,决定内科先上,党员先上,很快就有2000多名医护人员报名请战。在温医大的诊疗小组基础上,我们医院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治疗、护理组,以省呼吸疾病专家戴元荣主任为首的新冠肺炎治疗专家团队、以省名中医胡臻主任为首的中医团队、身兼呼吸专科和心理咨询双重医学背景的何剑波副主任医师、康复科医生等同时进驻病房。与此同时,我们还推出优质护理理念,让收治的患者得到全方位、全身心的治疗康复。
在物资保障方面,因时间紧迫,又正值春节,加之疫情防控交通受限,90余项紧缺物资的采购任务无疑成了一块“硬骨头”。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动用现有供货渠道火速查找货源,并在第一时间向温州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请求支援,启用紧急采购模式,为紧缺物资及时到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了合理使用防护物资,医院统筹院内资源,严格审核,专人处理,重点保障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需求。
疫情期间开通“云医院” 2月份诊疗6000多次
记者:听说疫情期间你们开通了“云医院”,成效如何?
褚茂平:在疫情期间,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支付宝生活号的使用宣传力度,并安排临床科室的高年资医师在线接受患者咨询和问诊。同时,开通药物快递到家、新冠肺炎防控线上远程咨询等服务。2月份,我院共接受6468次云医院诊疗。目前,我们按照国家规定,除了口腔科暂时没有开诊,其他门诊正常开放。日门诊量正在逐日增加,每天就诊人次5000多。
记者:这40多天来,您每天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人或事让您感触特别深?
褚茂平:作为一名“独立观察员”,我每天会去各大院区找漏洞,然后每天召开两场会议。早上8点半召开任务布置会,下午4点查漏补缺,所有问题都当天消化解决。有一天,我们发现发热门诊流程有缺陷,我和沈院长等人在急诊现场一直督促到晚上10点多,等到整改到位才收工。
在抗疫的40多天时间,我感动于一线护理人员的付出和坚持,从援鄂一线到后方保障,处处都有护理人员忙碌的身影,每天与疫情面对面,哪怕再苦再累也无人退缩。此外放假期间工人奇缺,为了抢时间,我们的骨科教授、主任,实验室科研人员,都到工地“兼职”清洁工、搬运工。
记者:瓯江口院区清零后,接下来会作何打算?
褚茂平:瓯江口有3幢住院楼,其中位于1号楼的隔离病区清零消杀后还将继续留着备用;2号和3号楼于3月13日召开动员会,奋战45天,4月底骨科医院开诊。届时,骨科10个病区将陆续搬入,同时围绕骨科还将开出骨科康复、骨科创伤外科、骨科重症ICU等。
复工复产后没必要恐慌 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记者:随着疫情持续好转,对于日常防控有何建议?
褚茂平:疫情防控期间的“战疫”是知道敌人在哪里,复工复产后,意味着诊疗要打开,全院人流量会增加,院内交叉感染风险也会增加,所以病房管理、门诊就诊人员管理以及各环节都要重新布控。如今,我们已对全院医务人员防控知识再次培训,对通道进行扩容,开辟未预约区域;食堂实行分餐制,提出临床一线为病人服务,行政后勤为一线服务,确保每个环节做到不折不扣。此外,医院还会推出复工复产一周一策。
在这里也要提醒市民,复工复产后没必要陷入恐慌,但也不能麻痹大意,还是需要戴口罩、勤洗手。
记者:对于此次疫情,您认为医院层面和国家层面应如何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机制?
褚茂平:这是人与病毒的“战争”,因此医院防控管理重点在于预防,如完善应急流程、做好日常演练、加大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人员培训等。目前,我们医院形成规范化诊疗规划,涉及儿童、孕产妇等不同群体的30多项诊疗流程。
这次疫情恰逢孩子放假,减少了暴露机会,但全国仍有400多名儿童感染。针对如何保障儿童的安全,我们建议在儿童医院旁边建立标准的儿童传染病病房,目前已经上报市委市政府,并列入计划。
从国家层面看,应重视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协同性;加强人民群众防控科普知识宣传。接下来,我们医院的感染防治水平要提到一个新高度,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准备。
原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0902265_48927_wzsb.html?a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