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一
过敏只是起皮疹会自行缓解
有家长认为,孩子过敏只是起皮疹不是什么大事,过一段时间会自行缓解,这种看法正确吗?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变态反应(过敏)与免疫科主任张维溪教授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孩子过敏可以出现皮疹,导致荨麻疹、湿疹或特应性皮炎,也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其它系统的症状。过敏导致的皮疹,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或是吸入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导致的,或两者混合影响,或其它原因导致的。
“食物过敏或吸入过敏原暴露引起的皮疹,如未予以重视,未给予规范化诊疗和预防,往往不能自行缓解。”张维溪强调,需要重视的是,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孩子,约有35%是与食物过敏相关。“在临床上碰到一些孩子的皮疹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予以外用激素药膏、保湿和抗过敏药物等治疗,皮疹依然反复甚至加重以至破溃,进一步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应过敏原检测甚至食物过敏激发试验,确诊除了存在荨麻疹或特应性皮炎,同时还存在食物过敏。”也有学龄期儿童乃至青少年的特应性皮炎,或荨麻疹反复发作未能得到控制,最终确定存在尘螨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的混合影响。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食物过敏原检查结果为阳性,但没有出现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症状,不一定是食物过敏,可能是处于过敏状态或交叉过敏。谣言二
酵素可治疗过敏
有传言,过敏原多数由蛋白质构成,可被酵素分解而治愈。对此,张维溪表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只是尚需进一步探讨的一项过敏基础研究结果,尚未经过任何临床证实,不能草率用于临床。酶素对过敏的临床治疗非但无益,反而可能会对过敏机体带来进一步的伤害。”谣言三
过敏不具有遗传性
张维溪说,过敏性疾病往往具有家族遗传性。与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相类似,食物过敏的发生也有遗传性。父母中一方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其子女的患病率为20%—40%;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子女患病率高达50%—70%。但是这些孩子所表现的过敏性疾病与上辈人不一定相同,比如父亲为支气管哮喘,孩子可能是食物过敏。必会知识点
彼之蜜糖,吾之毒药
食物过敏是一种由于暴露于某种食物,引起的可重复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不良健康影响。古罗马哲学家及诗人柳克里修斯·卡勒斯曾说过:“彼之蜜糖,吾之毒药。”张维溪说,燕窝对一些人群一些个体确实有致敏性可致人死亡。初生婴儿与儿童不主张予以补充燕窝,这些人群尤其在新加坡等国家,食用燕窝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张维溪说,食物依赖运动诱发性过敏反应常常被人们忽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表现为对某种变应原过敏的人群吃了小麦等食物,在进食后3—4小时内进行运动,随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在仅进食而无运动时并不会发生。
来源:科技日报
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9/11/content_43052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