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晚报】又一起!5岁男孩吞了46颗巴克球,胃肠穿孔了10处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9/9/5 16:34:00
平阳的5岁男孩因为吞了46颗巴克球(一种磁珠玩具),胃肠穿孔10处。9月1日,医生紧急手术,在他的体内取出一串“彩色手串”。9月3日,记者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附二院)获悉,目前,男孩还在ICU重症监护室观察。另外,一名两周岁男孩吞了一个一元硬币,硬币在胃里待了半个月,最终通过胃镜取出。

5岁男孩吞了46颗巴克球 胃肠穿孔10处
9月1日凌晨,平阳5岁男孩还在睡梦中,被一阵突如其来的腹痛疼醒,之后还出现呕吐,非常难受。父母立即带他去当地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拍片检查发现,在男孩的腹腔内,有一手串异物,让其马上转院。男孩连夜转院到温医大附二院。该院小儿外科主治医生何国荣说,当时患儿腹痛呕吐,有肠梗阻的症状,但还没有发烧。经过急诊X光片和B超检查发现,在男孩的胃肠道有一串圆形珠子。何国荣说,一看片子就知道,这又是巴克球,问题严重,要马上手术。
9月1日上午,医生马上给男孩做手术,手术时,医生发现,患儿病情非常严重。何国荣说,在患儿的胃、十二指肠、小肠都有巴克球,这些巴克球因为磁性吸引到一起。巴克球长期留在胃肠道里,因为磁珠的腐蚀性,引起了附近组织严重的炎症、水肿和穿孔,一共诱发胃肠10处穿孔,每个穿孔直径有近3毫米,其中,胃部有两处穿孔,十二指肠两处穿孔,小肠六处穿孔。何国荣说,十二指肠的穿孔非常危险,旁边就是胰腺和血管组织,很难处理,万一处理不好,有可能就会大出血,风险很大。为了处理这些高难度的穿孔,他们还紧急请来该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李仲荣帮忙处理。何国荣说,单单就给患儿补这10个穿孔,就花了三四个小时。手术中,医生一共取出了46颗巴克球。何国荣说,所幸磁珠没有跑到肠道外,诱发腹膜炎,不然手术难度就更大了。术后,患儿转到ICU继续观察。据介绍,因为患儿胃肠穿孔太多,需要密切关注术后恢复情况,是否会出现肠道黏连等并发症。
那么男孩怎么会吞下这么多巴克球?据患儿父母说,这个巴克球是几个月前通过网购买给儿子玩的,其间,也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吞的,也没有在意巴克球数量有减少。对于吞巴克球的行为,患儿说,看着五颜六色的球很好看,觉得好奇,就吞了。何国荣说,根据症状,这些球应该是患儿陆续吞下的,时间间隔应该很久了,此次腹痛应该是由肠胃穿孔引起的。

两周岁男孩吞硬币 在胃里待了半个月
半个月前,两周半的永嘉男孩在家里玩耍,趁着爸妈不注意,吞了一个一元硬币。随即就被父母发现,便赶紧把他送去附近的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继续观察,看孩子是否能够通过自动排便将硬币排出体外。于是,男孩的家长等了半个月,仍未见男孩把硬币排出去。这两天,男孩又出现腹痛的症状,于是,父母就赶紧带他去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
该院儿童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纪菲菲说,当时给患儿做了CT检查,结果显示,硬币就在患儿的胃里,便决定通过胃镜取出硬币。当天,给患儿做了全身麻醉,然后通过胃镜顺利取出硬币,取出的硬币因为胃酸的作用,已经发黑。纪菲菲说,因为一元硬币体积比较大,无法通过胃部的幽门,一直留在胃里,这是很幸运的,万一跑到肠道里,卡在肠道里,那么就需要手术了。

0—5岁幼儿易发误吞异物

9月3日,记者从温医大附二院获悉,这个暑期,该院小儿外科接诊15例因消化道异物需要手术的患儿。消化道异物主要会引起肠道穿孔,肠梗阻等。其中,消化道异物中,最常见的异物是枣核,坚果、瓜子壳、针、磁珠等。何国荣说,孩子误食的病例时有发生,且好发于0-5岁的幼儿,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处在感官敏感期,他们喜欢用嘴品尝世界,也正因如此,家长要多留心。为了防止宝宝误食危险物品,家长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将一些容易塞进嘴里的小物件、危险有毒的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同时教育宝宝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


来源:温州晚报

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8654388_wzwb&app=1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