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穿食道引发感染,又扎破主动脉咳血,险象环生
9岁女孩不慎吞下一根长一厘米左右的骨头,不料,骨头扎破食道层后引发感染,又扎破了紧挨着食道边上的主动脉。数天后,女孩咳血被转到温医大附二院抢救,此时主动脉已破口1厘米,幸运的是主动脉周围结缔组织包层给医生赢得了抢救时间。9个科室20多位主任医生会诊手术,女孩主动脉得以修复。昨天,躺在儿科ICU病房的女孩已转危为安,还调皮地吹起了气球。
据悉,这是温医大附二院首例修复的主动脉破裂病例。医生提醒大家,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异物入喉切勿硬吞。
骨头刺穿食道刺破主动脉女孩生命危在旦夕
9岁女孩茵茵是丽水遂昌人,读小学三年级。5月19日下午4时许,谢先生接到住校的女儿茵茵的电话,称肚子疼,感觉胸部有东西卡着,但咳不出来,让爸爸接她回家。当晚8时许,谢先生接晚自习结束的茵茵回家。
次日,谢先生带女儿到当地县医院就诊,随即茵茵被转到丽水市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医生发现茵茵食道下段有异物,并于5月22日通过镜下手术将异物取出——一根长一厘米左右的骨头。
取出异物后,一家人松了口气。没想到的是,5月23日,术后的茵茵再次感到腹痛,并突然咳血。次日,茵茵病情加重,不但咳血量增加,甚至出现了晕厥,随即被转院到温医大附二院消化内科救治。
经胃镜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茵茵食道有破口,并已出现感染,当即用钛夹止血。然而入院后的茵茵病情似乎并无好转。5月29日,经CT血管造影成像,医生发现茵茵主动脉破裂,还在出血,形成了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局部破裂,由血块或临近组织封住而形成)。
假性动脉瘤包层一旦刺破死亡率高达百分百
“病人情况很危急,如不马上做手术随时可能死亡。”拿到CT结果后,医院立即召集9个科室20多名医生紧急会诊。刚完成一台手术的心外科主任杨美高接到会诊请求后,紧急赶往会场。看过病人后,他决定马上做开胸手术。
但是刀开进去后,杨美高发现主动脉有1厘米左右破口,整个胸腔感染,传统的手术办法根本行不通,如将包着主动脉“周边”的结缔组织包层刺破,相当于手术失败。
“主动脉类似于水管总开关,血流压力非常大,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导致大出血。理论上说,这种大出血,血流可以喷射到几米以外,根本来不及抢救,患者死亡率高达百分百。”杨美高介绍,这样的凶险病例是其行医以来第一次碰到,而茵茵身怀“定时炸弹”数天,给医生赢得抢救时间,实属非常幸运。
建体外循环、建旁路搭桥、截断四分之三主动脉壁,接入人工血管……手术从5月29日晚8点展开,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在各科室医生协助下,主动脉修复手术成功完成,杨美高等医生将茵茵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杨美高说,每年心外科都接诊多个类似的案例,但茵茵这种罕见案例还是全院首例。
术后,为让伤口得到恢复,茵茵未进食一粒米饭,完全靠营养液维持着。但被医生从死亡线拉回来的茵茵这两天状态出奇的好,记者昨天见到她时,她正躺在病床上吹气球玩。
门诊每天有异物卡喉患者骨刺入喉切忌强咽
“不少市民误吞了鱼刺、骨头等异物后,喜欢用馒头、米饭、喝醋等民间方法咽下去,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并极其危险的。”在昨天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在鱼刺卡喉后,用饭等强行吞咽,会造成鱼刺越卡越深甚至刺入主动脉的状况。
据悉,温医大附二院每天都会接诊数起因鱼刺、骨头等异物卡喉的患者,且接诊时间大多集中在晚上或夜宵时间。
“鱼刺卡喉后可尝试用压舌板下压舌根,看能否发现鱼刺,再用镊子取出;若不能取出,应及时就医,切忌强行用饭菜吞咽,以免酿成严重后果。”杨美高表示,鱼刺如果卡在食管狭窄处,杀伤力不亚于一把刺向胸口的匕首,危及周边的大血管,因此建议不要强用力吞咽,更不要喝醋、吞馒头,应就近前往医院求助。如不及时治疗,异物沉留就会造成局部及相邻器官感染,导致食管周围炎、食管穿孔、大血管腐蚀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如果患者感觉到胸痛和烧灼感,还发高烧、拉黑便,说明情况很严重。
医生提醒市民,预防食道异物,吃饭时尽量不要说话;小孩进食时不要打闹,也不要将玩具含在口中玩耍;老人应戴紧假牙,要进食松软易咀嚼的食物,注意细嚼慢咽;年轻人吃饭时不能狼吞虎咽,要注意剔除食物中的刺、骨等。
本文摘自:温州商报 2016/6/14 第9版
原文链接:http://wzed.66wz.com/html/2016-06/14/content_1972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