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院医生妙手除血肿,患者免受开颅之苦
因突发脑出血,永嘉张阿公一侧肢体偏瘫、神志昏迷。没想到来势汹汹的病,医生在他头上开了个小孔,再放条软管就解决了。昨天,接受手术的张阿公躺在温医大附二院急诊外科病房内,已能跟家人聊天了。
张阿公今年73岁,患高血压多年。上周二,张阿公的右侧肢体突然出现乏力、不能站立等症状。两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昏迷,右侧上下肢都不能正常活动,张阿公被紧急送往温医大附二院急诊科。CT检查发现,张阿公左侧丘脑脑出血,出血量达40毫升,生命垂危。当时所有的临床症状都符合开颅手术的指征。但是开颅手术要在颅骨上开一个碗口大小的创口,术后往往需要进行二期颅骨修补术。而术中使用电极止血,对脑组织有一定损伤,术后也容易再次出血。另外,开颅术中使用的气道插管还会带来气道损伤,引发术后肺部感染。
得知可能要开颅,而且预后不一定好,家属准备放弃。“可以试试另外一种方法,将脑部的血肿吸出来。”该院急诊中心副主任林露阳建议不走“开颅治疗”的常规路,实施软通道微创技术。于是张阿公被推进手术室,医生在他的头顶上开了一条4毫米左右的创口,在导向仪的引导下,一根硅胶引流软管从创口进入,到达出血位置。仅半小时,压迫张大爷脑部的淤血被大部清除,昏迷偏瘫的张阿公已清醒并能说话,手脚也能慢慢活动了。医生说,近期便可出院。
林露阳说,该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中风的黄金时间为发病24小时内,对发病1周内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据介绍,对于脑溢血量小于30毫升的患者,很多医院往往选择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不直接作用于脑内的血肿,就像把一颗“不定时炸弹”留在脑内。而软通道微创技术,则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创口就将血肿排出体外,尽早阻断血肿对大脑的继续伤害。
本文摘自:温州都市报 2016/5/19 第A6版
原文链接:http://dsb.66wz.com/html/2016-05/19/content_1965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