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晚报2015/11/22】不少患者一生病就要求医生输液 医生称患者“输液潜意识”让人头疼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5/11/24 8:42:00

附二医输液量过高的科室会被批评,苍南县人民医院控制输液有硬性规定

这个月,江苏省卫计委的一则通知引起热议,通知宣布,在明年年底前,除了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要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也就是说,将来江苏省的医院门诊将完全不开输液处方。记者获悉,我省暂没有出台政策停止门诊输液,温州地区部分综合性医院,已在主动采取措施降低门诊输液量,但不少医生称,降低门诊输液量很有难度,不少市民一生病就要输液的输液潜意识让人头疼。

医生不开吊瓶,患者与之争吵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主任李建仁讲起了身边的一个例子,李建仁有一个朋友彭先生,儿子小彭一生病发烧就送往诊所打点滴,有次打了三四天的点滴都没好,就又送到附二医就诊,还不断嘱咐李建仁帮他找一个靠谱的医生。后来,医生经过诊断发现,小彭只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根本不需要打针输液,就只给孩子开了点口服药物,就要他们回家了,没想到,彭先生却不依不挠。李建仁说,彭先生跟医生剧烈争吵起来,说医生不给孩子开吊瓶,简直就是不负责任,还非要李建仁去找这位医生做思想工作

最后,拗不过彭先生的这番固执,医生最后只得给孩子开了价值只有几块钱的抗病毒的药物输液。结果,彭先生还是不满意,彭先生跟我说,小彭在诊所打了三四天吊瓶花了几百块钱了,病都没有治好,说你们医生怎么就只开个几块钱?几块钱的药能治好么?我只能跟他说,要他先带回家看看,实在治不好了再找我。

没想到这几块钱的输液还真的让孩子病好了,彭先生后来还登门道谢,说医生的医术实在是高明。我只得告诉他,这不是医术高明,是他们实在太不懂了,病毒性感冒是有周期的,一般七天之内就会痊愈,他要是不打点滴也一样会好起来。李建仁说。

在李建仁的印象里,市民这种一生病就要打点滴的潜意识屡见不鲜,他曾见过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半夜三更把一个周岁孩子送到医院来看急诊,愣是说孩子不停地哭肯定是生病了,要医生帮忙打针输液,后来一检查,孩子只不过是被小虫子在手臂上叮了一口。

昨天,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医护人员,发现江苏这一纸禁止门诊打点滴的通知,居然引来了医护人员们一致的点赞。市中医院门诊部主任陈光群坦言,从中医院门诊来看,起码有70%80%的输液病人根本没有必要输液,但一生病就打点滴简直成了病人们的习惯

医院出硬性规定,门诊输液量下降50%

虽然我省尚未出台停止门诊输液的政策,但记者了解到,我市部分医院已主动采取措施降低门诊输液量了。

李建仁介绍,从去年开始附二医各科室都会考核输液量,还会定期对输液量进行排名,输液量明显过高的科室将会得到院方的批评和提醒,院方会议上也多次提出,医护人员不能随随便便给患者打点滴。还是有些效果。李建仁说,我院110月儿童门诊输液量较去年同比降低了31.8%,但在成人门急诊方面却效果不太理想,还略有上升。

而在苍南县人民医院,致力于降低门诊输液量,已然成了硬性规定。苍南县人民医院是我省唯一一家获得最新版JCI国际认证的综合性医院,医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全部参照JCI国际标准严格执行。苍南县人民医院一名杨姓副院长介绍,JCI考核中,就明确提出要合理用药,控制门诊的输液量过度这一理念,因此,医院这方面还是蛮拼的

杨副院长说,苍南人民医院强制性要求,如有病人无需输液却非要提出输液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进行知识科普宣传,不允许随便开输液处方;如果经诊断发现病人的确需要打针输液的,医生一次只能给他/她开一天的输液量。杨副院长进一步解释:大部分医院开输液处方,总是一次性开个三五天的量,而我们强制性进行控制,一次只能开一天,如果打了一天点滴不能好,第二天可以视情况再开,但也只能开一天。我们也遇到一些病人强制性地要求打点滴的,但这样一天天地找医生开药输液实在太麻烦了,他们干脆放弃了,反而听从了医生口服吃药的建议。

一年以来,苍南县人民医院门诊输液量足足下降了50%,而且,关于输液的投诉率为零,也就是说,还真没有一个病人因为医生不开输液处方而找院方投诉的。

本文摘自:温州晚报 2015/11/22 第02

原文链接:http://wzwb.66wz.com/html/2015-11/22/content_1900315.htm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