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商报2015/7/2】长跑引发热射病 差点跑进鬼门关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5/7/2 14:39:00

一场夏日早晨的长跑运动会,差点令永嘉50岁的赵先生(化名)跑进鬼门关——患者跑完全程后仅十几分钟,由重度中暑引发的热射病,倒地昏迷,肝、肾脏器出现急性衰竭,心脏处于代偿状态。经历了半个月的治疗,赵先生昨日总算是康复出院了,这样的意外事件值得夏日运动爱好者引以为戒。医生提醒市民,温州的夏日温度、湿度呈现双高状态时,身体散热功能减退,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晨跑夜跑者不要挑战极限,切勿运动过量。

长跑十几公里,跑完十几分钟后倒地晕厥

6月中旬的一天,早晨七八点的温度看似温柔50岁的赵先生却在一场露天的马拉松运动中,引发热射病,倒地不醒,甚至出现肾、肝功能的急性衰竭。

昨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一名医务人员向记者透露,赵先生在6月中旬参加单位的运动跑步比赛,全程约有12公里。当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相互搀扶着慢走、缓解疲劳,但赵先生的体力并没有快速恢复,赛后十几分钟,他突然倒地昏迷。随后他快速被急救车送往温医大附二医急诊室。

在送院的路上,患者一直昏迷,呼吸指标非常差,每一两分钟还会呕吐一次。医生透露,还好送医的速度较快,再迟一点,可能就没命了。赵先生被确诊为重症中暑中最为严重的热射病,身体散热功能失调,令身体体温升高,身体脏器都进入高温状态,导致这些器官急性衰竭,同时心脏又进入了代偿状态,每分钟跳动次数超过180次。

治疗中,附二医成立了紧急救治小组,由急诊科、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护理部的专家多次讨论,确定救治方案。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赵先生总算转危为安。

闷热高温会影响人体散热功能

昨日,赵先生康复出院了,但这半个多月来命悬一线的惊险之旅,却值得夏日晨跑、夜跑的运动爱好者引以为戒。

都说夏日中午的太阳最毒辣,上午七八点的太阳相对温柔,为何还会令运动者出现热射病?对此,附二医急诊室主任医师孙来芳认为,早上虽然温度不高,但也算是烈日当头照了,连日来温州夏季的天气闷热,湿度非常高,对于像赵先生这样长跑运动者,平时身体健康,运动中可以正常排汗,但是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身体在耐力跑过程中,散热功能受到影响,原本正常人身体是37,但散热功能失常,体温升高至39,脏器功能也一直在这个环境中,并且超负荷运动。正因为这样,带来了一系列的脏器功能衰竭。

同时,长跑过程中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也是一大重要因素,水分补给不足、不及时,身体水电解质紊乱。该院医务处处长吴连拼认为,长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忍耐力比普通人更强,然而根据患者的危急症状,他在跑完全程之前,应该出现了不适症状,多项综合因素叠加,就令热射病在短时间发作,非常危险。

晨跑夜跑市民要注意运动量

这名射热病患者的发病原因,足以说明高温并不是引发中暑的唯一原因。吴连拼称,即便气温不高,假如环境湿度高、闷热、通风能力差、身体缺水,照样会引起严重的中暑。而医生认为,若夏季环境湿度高、空气闷热,晨跑、夜跑的市民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补水,运动适量,千万别硬撑。

医生建议耐热能力较差、身体疲劳或患病者,不宜参加运动,避免发生中暑;运动前要做准备运动,但时间不宜太久,准备活动完毕至正式活动开始之间的间隔在14分钟比较合适;运动时出现比较疲惫的状态,最好暂停运动,到阴凉处至少要休息15分钟左右,或直接结束运动。

夏天运动时不管是室内还是户外,都容易造成身体脱水、脱盐和体能的大量消耗,所以运动爱好者应准备清凉消暑或低糖含盐饮料。医生称,运动过程中一定要补水,也可以在身体上泼水,并不是口渴了才喝水,补水可以避免身体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中暑。

本文摘自:温州商报 2015/7/2  7

原文链接:http://wzed.66wz.com/html/2015-07/02/content_1840734.htm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