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都市报2014/10/24】经常胸闷背胀,原来他心脏上有个“疤”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4/10/24 0:00:00

医生在他大腿上打个小孔,用细管伸进心脏把烫死,困扰他10多年症状消失了

温都讯 乐清56岁的许先生经常出现背胀胸闷,医生检查后说,这一切都是心脏上的一个在兴风作浪,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猝死。他接受手术后,于昨天康复出院。

医生介绍,因为病毒感染、药物等因素,一些患者的心脏会受伤留,而这个里还有存活的病变心肌。若患者情绪比较激动、恐惧或熬夜等,病变心肌就会过于兴奋、激动,从而引发早搏。

许先生心脏上的导致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显示,许先生24小时室性早搏1.7万多次,超过24小时1万次的早搏警戒线。医生说,早搏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成心脏变大、心力衰竭,严重的有可能睡一觉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不久前,许先生到温医大附二院做射频消融术,该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林加锋在他的大腿上打个针眼大的孔,将一根带金属的细管通过大腿动脉进入心脏,找到作乱,迅速将其烫死。手术后,困扰许先生十余年的症状消失了。

昨天,在门诊中,林加锋碰到这样一名患者——79岁的李老伯患有心脏早搏多年,时常胸闷、气喘,最近发展到稍微走下路就气喘吁吁,手脚也肿起来了。一检查,发现李老伯的心脏差不多是正常心脏的4倍大小,也需要做射频消融术。

感冒也可能引发早博。27岁市民叶先生感冒后,仍熬夜加班。一段时间后感冒好了,可他总心慌胸闷,稍微运动一下就乏力。到医院一查,医生告诉他是室性早搏,可能是之前的那次感冒让他得了心肌炎从而引发的。

林加锋说,如果体检发现有早搏情况,建议到医院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如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次数不多,可以不做特殊治疗,但长期24小时早搏次数超过1万次,会导致心脏增大、心功能衰退,就需要积极治疗了。温都记者 何群芳

医生告诉你: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可能引发早搏

温医大附二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林加锋

早搏是心脏过早搏动的简称,就是原本规律跳动的心脏提早跳动,或者说是心律失常了。早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

病毒感染、心脏疾病、药物都可能引起早搏。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引发早搏,如精神紧张,过度吸烟,过度饮酒、浓茶、咖啡等。

早搏低于24小时1万次的轻症患者,可以通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来减少早搏的发生:

保持规律的生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不要过度熬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戒烟及避免大量饮酒;保持情绪稳定等。

24小时早搏次数超过1万次的患者需通过服药或手术治疗。

本文摘自:温州都市报 2014/10/24  A12版

原文链接:http://dsb.66wz.com/html/2014-10/24/content_1722605.htm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