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晚报2014/10/10】秋冻,真得悠着点

作者:管理员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4/10/10 0:00:00

          

将要入秋,早晚温差变大,医院里多了不少病号。记者昨日从市区多家医院了解到,近两周来,门诊患者约增加10%,其中感冒、肠炎、皮肤过敏、风湿患者等大幅增多。

秋蚊叮咬易致过敏

十一期间,5岁小宝晨晨跟着父母到郊外秋游,回来后浑身发痒,四肢和脸上长起了类似花生米大小的水泡,越长越多,不到一天疹子就变得一团一团,密密麻麻。到医院一查发现,原来是蚊虫叮咬导致患上丘疹性荨麻疹。秋蚊伤人,娃娃比大人更容易中招。温医大附属一医皮肤科副主任杨毅告诉记者,一周来,每天都能接诊十多例患者因蚊虫叮咬患上丘疹性荨麻疹,其中小孩比较多。

杨毅说,被秋蚊叮咬后,容易起水泡,小孩喜欢用手去抓,稍不留心就抓出血以致溃烂,从而引发过敏。

有市民感到疑惑,秋季比夏季气温低,为什么蚊子反而更多呢?专家表示,前段时间经常下雨,加上温度比较适宜,伊蚊(俗称花蚊子)的数量大幅上升,这种花蚊子咬人较狠,人被叮咬后不仅痒,还会有疼痛的感觉。所以很多人感觉秋蚊子比夏蚊子更厉害。

此外,秋季干燥,家里床角、衣柜里也容易滋生螨虫,螨虫叮咬都可能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医生支招:可以用醋对房间进行熏蒸,多晒晒床褥衣物,注意打扫家中的卫生死角。饮食要清淡,不吃野菜、蘑菇,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增强皮肤免疫力。被蚊虫叮咬后,如果起水泡,不要擅自用药,最好到医院找医生咨询。

晨练小心冻出关节炎

秋季早晚温差大,喜欢早起晨练的老年人要当心了。记者从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了解到,近来,因气温骤变致风湿复发患者明显增多。医生林素仙表示,女性爱穿裙子导致关节保暖不够,及受内分泌等影响,复发患者中,中年女性占了绝大多数。

据了解,引起风湿病发作的因素有很多,与个人体质、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而春秋两季气候交替季节则是这类疾病的高发或者加重期。林素仙说,老年人习惯早起晨练,但现在早晨气温较低,外出锻炼容易引起关节受凉疼痛,也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秋季转凉期。午后或傍晚锻炼最适宜。

医生支招:关节部位有陈伤的患者应当多注意对自己患处的保暖,以免受寒复发。该戴的护膝、护腕要戴起来了,脚踝有伤的出门也一定要穿好袜子注意保暖。

轮状病毒袭来

腹泻增多

小孩秋泻又开始进入发病高峰了。据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统计,两周来,在就诊的患儿中,腹泻患儿占一半,较夏季明显增加。

据儿科医生徐辉介绍,秋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病毒潜伏期短,感染后一般在三天内发病。原来,秋季气候适合病毒繁殖,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儿童体内。医生称,有的秋泻儿童患病很突然,前期只是呕吐,随后会不断腹泻,一天少则也有七八次。目前,这种疾病没有特效药,至少要1周才能康复。

但是,不是所有的秋泻患儿都需要到医院治疗。徐辉说,患儿在排泄的过程中病毒也会随之排出,如果腹泻次数在3次以内,大、小便还比较正常、无发烧等症状、手脚未出现红疹的,可以在家自行观察。比如喝点淡盐汤、适当补充点益生菌等。

医生支招: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本报记者 孙余丹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