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团队引领、制度保障、生态培育三维驱动,医院正从临床优势向科研高地跨越。”4月9日,在2025健康中国·医院院长研讨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爱悯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医院通过制度创新、团队培育与前瞻布局三措并举,成功推动三项科研成果实现百万级转化,为公立医院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
4月9日,在2025健康中国·医院院长研讨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爱悯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主办方供图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是打破转化壁垒的关键。”吴爱悯介绍,医院成立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中心,采用“成果转化收益80%归团队”的激励机制,同步建立“一站式”转化服务平台。通过简化申报流程、设立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将转化成果纳入职称评审体系等举措,构建起“临床需求-科研攻关-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以肛肠外科团队研发的中药痔疮制剂为例,在医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中心的全流程服务下,仅用9个月便完成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跨越,现已进入浙江省药监局备案生产阶段。
对医院优势学科团队打造,他以脊柱外科团队为例,该院通过“临床+科研”双轨培养模式,打造出青年人才梯队建设样板。“科研团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引擎,既要培养‘执手术刀能做科研’的复合型人才,也要构建‘老中青传帮带’的传承体系。”吴爱悯表示,医院实施“31125人才工程”,设立专项绩效奖励,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近五年已培育5名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其中4人出自脊柱外科团队。
面对医疗科技发展新趋势,医院明确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和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当前正推进几大核心举措:构建分层分类、依托优势、动态调整的研究型学科建设体系;推动“临床医学+X”跨学科研究体系;打造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三大中心;与高能级院所共建联合创新平台;实施实验室数字化改革,实现重大设备资源共享。
“随着研究型医院建设深入推进,这套以制度破题、用生态育人的‘温医二院模式’,正为医疗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新范式。”吴爱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