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建立医院变态反应(过敏)临床免疫诊疗中心。十年来,温州的变态反应学科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已为超过二十多万名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诊疗服务。本期《关“健”对话》,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张维溪教授讲述他们与儿科“过敏反应”的十年发展历程。
□晚报记者 胡海珍/文
曹隆一 摄/视频
医生诊断过敏如同破案
记者:据《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小于24月龄的孩子中,患过敏性疾病的比例高达40.9%,这意味着每10个孩子里就有4个过敏儿。在过敏疾病中,最多见的是哪一种疾病?
张维溪:过敏性疾病是发生在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第三大疾病,其中食物过敏是一种由于暴露于某种食物引起的可重复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牛奶和鸡蛋是全世界儿童食物过敏最常见的原因。在很多时候,医生对于过敏疾病的诊断就如同破案一样,需要剥茧抽丝。
前不久,来自隔壁城市的杨女士带着10个月大的第二个孩子来到我的门诊。她的第一个孩子今年8岁,之前也曾找我看过过敏性疾病。这孩子在婴儿期被诊断为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学龄前期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
这次见面,是因为她的第二个孩子反复出现皮疹、溢乳、咳嗽、痰鸣、鼻塞和流涕等症状。孩子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并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当地医生就认为这孩子的症状和过敏没有关系。由于一直没有得到规范诊断和治疗,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孩子的身高和体重都低于同龄儿童。
根据细致的问诊和诊断,虽然这孩子在当地的过敏原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但我认为其还是存在食物过敏的现象,呼吸道症状其实是食物过敏伴发症状。我建议她暂时先不要给孩子吃普通奶粉及相关奶类食品,并做好其他规范治疗。此外,我给孩子进行了更加科学和灵敏的食物过敏检查。
一周后,杨女士来到我的门诊,反馈孩子的临床症状已经明显得到改善;同时,孩子的食物过敏特异性IgE检查结果也已经出来了,结合临床证实是牛奶和鸡蛋引起的食物过敏。
一个常被人误解的名称
记者:如今,很多家有过敏儿童的家长对变态反应这个名称不再陌生,知道这就是过敏反应。这在以前,是不是经常会引起误解?
张维溪:确实,在门诊中,经常会有家长对变态反应这个名称造成误解:“我们看的是儿科,为什么让我们来看精神科?”
2016年,我们在浙江省率先成立儿童过敏与免疫科的时候,为了避免老百姓误解,当时科室名称设置为儿童变态反应(过敏)与免疫科。变态反应就是大家俗称的过敏反应,很多孩子日常遇到的反复咳嗽、喘息、皮疹、皮肤瘙痒、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和眼痒等,常常是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其实,跟大家一样,我们儿科医生也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2003年,我从当时的温州医学院(即现在的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呼吸)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当时我就看到不少孩子因为反复出现咳嗽、喘息、鼻塞、流涕,伴随皮疹和皮肤瘙痒,辗转于儿科、耳鼻咽喉科和皮肤科等不同科室。那时,国内医学界对于变态反应还比较陌生。
2005年,我院成立哮喘及变应反应疾病免疫治疗中心。那时还是一名住院医师的我,开始真正接触过敏反应。
2007年,赴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儿童医院变态反应与免疫科的访学经历让我开拓了国际视野。当时,我师从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在美国这家儿童医院担任变态反应专科主任的赵伟教授。我在那里看到美国医生对一个食物过敏的患儿进行激发实验,观察其过敏反应,同时还在门诊中用上了急救设备和药物。我一开始觉得他们在小题大作,后来才明白,儿童过敏性疾病也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此后,我就开始专注过敏反应的相关临床诊断与研究。10年来,我一直专攻儿童过敏性疾病医疗、科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致力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早期预防、精准诊疗与科学管理“三位一体”体系建设。
接力儿科过敏专科发展
记者:今年刚好是你们医院变态反应(过敏)临床免疫诊疗中心成立十周年,您也见证了温州过敏学科的发展,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维溪:1958年,温州医学院“儿科之父”黄达枢教授点亮了温州儿科发展的星星之火。1978年,他开始培养儿科呼吸(免疫)方向硕士研究生,带领赵伟、沈晓明和李昌崇等学生开展儿童哮喘诊疗研究。
2011年,我的老师李昌崇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童呼吸学科),专科首要主攻方向是哮喘及变态反应疾病发病机理和防控。2012年医院建立儿童变态反应亚专科,由我担任亚专科主任。
2016年,为了专科精细化发展,我院成立独立设置的儿童变态反应(过敏)与免疫科,也是国内首个将儿童过敏学与免疫学融合的专科,由我担任科主任。
目前,我们是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副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副会长单位和温州市区域过敏专病中心。我们的诊疗与研究范围涉及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十年来,我们已经为超过二十万名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诊疗服务。本人作为儿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已培养儿童过敏与免疫方向研究生60多位。
来 源:《温州晚报》2024.12.22.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