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疗动态】我院心内科再创新高——成功实施Octaray标测导管房颤/房扑射频消融手术

作者:DSA 来源:苏观 发布时间:2024/5/9 15:51:43

近期,温医大附二院成功完成了全国首批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指导下高密度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标志着温医大附二院房颤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先进和精准的房颤治疗新选择。

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已成为全球公认的重大健康问题。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总数将翻一番,其整体发病人数已占全社会人口的2%~4%。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人,房颤发生率更是高达10%以上。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高密度标测指导下的导管射频消融术作为目前先进的房颤治疗方法之一,起着重要作用。术者通过标测诊断导管能够快速构建清晰的心腔模型,并记录各类电位信息,以准确寻找消融靶点,保障手术的高效开展。



  在此次开展的手术中,我院的李嘉主任和李进主任分别为两名患者进行了采用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的消融手术。李嘉主任的患者是一位持续性房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心房基质较差,因此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基质改良,术后患者反馈良好。而李进主任的患者则是一名多年前经历3次房颤射频消融,近期发作房扑的病人,经过多轮检查和评估后,最终采用了同样的导管和标测技术,手术过程中仅6分钟采集了17000点,非常清晰的标测出折返路径,明确消融靶点,消融两个点高效转窦

作为新技术的使用者,李嘉主任在术后强调了这项创新技术的优势,他指出,Octaray导管头端像棕榈树枝一般散开,设计精准,为建模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工具。而李进主任则表示超高密度标测的使用大大提升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相信这一新工具在治疗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疾病方面将有更好的帮助。”同时,林加锋主任也指出,对于非典型、术后房扑的患者,Octaray导管的电位精度更高,具备明显的优势。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心脏电生理团队在林加锋主任的领导下不断精进,举办了多期电生理相关会议及培训班,致力于推动先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和理念的应用,相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继续在技术和疾病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提升房颤综合诊治和管理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福利。


(作者|DSA 苏观 编辑|宣传统战处 陈盈盈)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