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清’风送思念,‘明’媚好时光——第二临床医学院红旗党支部开展“时霎清明,寄忆青团”主题活动

作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来源: 发布时间:2024/4/2 0:34:31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草长莺飞又一年,江南的春味扑面而来。为提升广大学子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文化自信,传承千年民俗,3月30日下午,第二临床医学院红旗党支部以“‘清’风送思念,’明’媚好时光”为主题在茶山校区榕园食堂开展时霎清明,寄忆青团的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的志愿者,体味江南春意,遥寄故人相思。

1.jpg

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团。红豆沙馅、咸蛋黄馅、肉松馅应有尽有。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兴致高昂、跃跃欲试。从揉面到裹馅,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有经验的志愿者将自己的揉面经验传授给新手。当油亮亮的大青团被小心分成一个个小小的剂子,均匀揉开,填上满满当当的馅料,一颗颗晶莹剔透、浑圆完整的青团就制作完成了“看!我做的好看!”一位女同学用掌心小心翼翼地举起自己刚刚完成的“杰作”,咧开嘴向同伴炫耀着。当一笼热气腾腾的青团出锅时,畲族的江鹭迫不及待地和身边的同伴分享她首次制作青团的感悟:青团遥寄相思情,一香一味忆往昔。虽说是第一次尝试制作青团手艺较为生疏,但在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制作的乐趣看到青绿色热腾腾的青团出炉的那一刻兴奋更是难以言喻。在艾草香里我们共同品尝美食,在体验传统手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和历史的魅力。”“身为苗族人,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有幸参加了此次制作青团的活动,这不仅是一次传统习俗的体验,还是一个新的尝试。随着亲手揉捏、包裹青团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意。青团以嫩绿的皮包裹着,内陷则多种多样,比如豆沙、黑芝麻、肉松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此次活动是一次对中华文化的深刻感悟。”苗族的雷秋妹谈到。

2.jpg

最后,我们志愿者们将制作完成的青团分享给了路过的行人,其中一位路过的外国友人则对我们中华民族清明的传统习俗非常好奇,待志愿者耐心讲解之后,我们也将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青团分享给了他,他表示我们中华民族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

3.jpg

青团出炉,热气升腾,香气四溢。本次活动旨在带领同学们体味江南清明习俗,寄托清明思想情怀,为同学们带来一份温暖与归属感,也让全国各地的同学体验了温州不一样的清明习俗。让青团艾味,相伴相随;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广泛传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4.jpg

/王璐璐 王晨艺

/邵逸轩 季睿綮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