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3月11日下午闭幕,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会期7天。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党组织的坚强堡垒,研究生综合第一党支部始终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分子与2023级研究生综合1班团支部协同开展学习,于2024年3月12日开展线上线下联通、个人与集体呼应的两会学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积极收听收看大会盛况,第一时间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深入了解两会召开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科研或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反响热烈。
支部跟随《焦点访谈》节目,跟着书记上两会,学习了两会的新内容。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统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随着旅游业快速恢复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代表委员的视线。回望过去这一年,文旅打卡地频频火爆出圈;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走俏市场;老字号品牌风头强劲,“国潮”彰显文化自信……这一切其实都显示出了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和活力,也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一个标志。
我校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围绕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康复医学纳入国家一级学科,建立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体系,推动康复医学专业的深入发展,提升康复医学在国家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本支部内半数成员为康复医学专业研究生,这一建议引发支部成员激烈讨论。我国是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康复需求总人数超过4.6亿人,其中包括超过4500万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超7000万残疾人以及近3亿慢性病患者。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比例约0.4:100000,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5:100000)。康复医学人才缺口大,学科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需要更多的资源倾斜与支持。李校堃院长的这一建议无疑是对康复专业人才的一大鼓舞,只有提高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待遇和职业荣誉感,才能更好的推动康复专业的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巨大挑战,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实现国家高质量稳步前进。
学习两会可以深入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民生问题。从两会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于康复医疗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两会上的代表们还关注到了孤独症、青少年脊柱侧弯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学习两会,支部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康复医学、民众健康的重视。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支部成员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关注专业领域的新动态和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关注社会动态,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