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附二院“达芬奇”手术破千例
“感谢医生为我保住了左肾。”这一幕于近日发生在我院泌尿外科病房。左肾长了恶性肿瘤的包先生本都以为自己的左肾保不住了,而温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何有华主任却凭借精湛的手术技能,成功为包先生保住了左肾!
保不住的左肾
半年前,75岁的包先生在外院体检时发现了左侧肾脏长了肿块,提示可能为肾肿瘤,因为他日常无腰背部疼痛,也无肉眼血尿等不适,当时外院经诊医生嘱其长期门诊随访。10天前,包先生在复诊时发现肿瘤变大,提示有恶性可能。
外院医生根据CT和核磁共振影像,判断包先生左肾的肿块极大可能是恶性肿瘤,因此建议包先生尽快进行手术。但由于包先生左肾的肿瘤位置相当特殊,位于肾门处的肾窦内,整个肿瘤被正常肾脏组织团团包围,又与肾脏血管关系极为密切,医生建议根治手术。左肾应该是保不住了。
定制“达芬奇” 助力精准拆“弹”
然而包先生保肾诉求强烈,他与家人四处求医咨询,只期望能寻到尽可能保住左肾的机会。想要完整切除肾肿瘤并保住左肾,难度实在太大了,通过多方打听他们了解到温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的何有华主任,说不定能帮助他们保留左肾。
怀着期望,包先生和他的家人慕名来到我院何有华主任门诊就诊。何主任表示:“复杂肾肿瘤手术一直以来都是泌尿外科的难题,除瘤的同时保住肾脏是患者和医生共同的期待。”
何主任详细查阅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后,发现包先生的肿瘤位于肾门处,并且深“钻”在肾脏内部,完全隐藏在肾实质里面,从肾脏外观无法观察到肿瘤情况,非常不利于手术操作。作为肾脏重要血管出入地带,肾门处手术时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血管损伤,引发大出血导致切肾。何主任表示:“虽然手术难度大,但仍有保肾希望。只要病人相信我们,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于是制定了详细的达芬奇手术方案。手术非常成功,病人已于近日出院。
“‘达芬奇’是最好的‘拆弹手’,可以安全地切除肿瘤,尽可能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温医大附二院泌尿外科主任何有华介绍。常规腹腔镜手术,视野放大倍数有限,手术器械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精细操作要求。运用达芬奇机器人可以放大视野10多倍,并提供裸眼3D视觉效果的优势,借以可灵活操作的机械臂,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准度。术中,根据肿瘤与血管的解剖位置关系,术者精细分离肿瘤和血管,切除缝合一气呵成,肾热缺血时间有效缩短,实现除瘤保肾目标同时,有效提高康复效率。
“达芬奇”破千例 引领精准医疗新时代
机器人动手术靠谱吗?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实际上,手术机器人并不是机器自己给患者做手术,系统完全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控。手术机器人由控制平台、4只机械手臂、1个三维摄像系统组成,手术视野放大倍数可达到10倍以上,能为主刀医生呈现患者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细小的血管和淋巴结也能一目了然。同时,4个机械臂可模拟人手腕的灵活操作,滤除颤动,超越了人手的精准度,即使在人手不能触及的狭小空间也能精准操作,超越了人手的局限性。由其助力,医生切术肿瘤更精准,手术缝合更是得心应手。
“达芬奇”还有一项更大的优势,就是创口小。许多肿瘤切除手术需开腹,创口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厘米,而“达芬奇”手术的创口不到1厘米,仅用创可贴便可覆盖。手术创口小、患者恢复快,能大大缩短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
自2022年4月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来,我院开展机器人手术已突破1000例,涉及泌尿外科、肛肠外科、儿童外科、胸外科、肝胆胰外科、妇科、胃肠肿瘤科等多个学科。医院以千例高质量、高难度的机器人手术诠释了精准医疗的内涵。
外科手术的高速发展从1.0的开放手术,到2.0的腔镜微创手术,再到 3.0的机器人精准微创时代,是人类医疗科技不断进步的体现。依靠着先进的手术机器人设备和主刀医生精湛娴熟的操作技能,温医大附二院将大幅提升手术精度和治疗效果,使更多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宣传统战处 陈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