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疗动态】我院心脏瓣膜微创介入治疗新突破 成功开展首例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

作者:苏观 来源:DSA 发布时间:2023/7/5 9:49:03

  6月29日,温医大附二院瓣膜团队在吴连拼教授带领下,为一位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成功实施了当前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前沿技术——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成功将患者反流从5+降至1+,过程顺利,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此次手术是我院首例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对我院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在我院多学科协作、努力创新的方针指导下,在副院长吴连拼带领下,瓣膜中心全体同志不甘人后、努力拼搏的结晶,标志着我院瓣膜团队在经皮微创瓣膜导管介入技术领域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为浙江省内第二家同时掌握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微创介入治疗的中心,未来将帮助及造福更多患者。

病历简介

  患者男,79岁 ,因“活动后胸闷伴下肢浮肿10年,加重一月”入院。患者1月前当地医院查心超示“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动脉高压(轻度)”,本次因症状再次加重,为求进一步处理,门诊以“心脏瓣膜病”收治入院。入院后辅助再次查心超显示右房增大;主动脉瓣退变伴轻度反流;三尖瓣重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反流压差约28mmHg。



手术策略 

  患者三尖瓣脱垂,反流程度达到5+,且患者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等,身体一般状况差,瓣膜团队经综合评估分析,认为其适合实施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能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手术风险,专家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手术过程

  29号上午十点,在麻醉科夏柏喜主任、超声科吴道珠主任刘咏芳主任、导管室护理团队陈延菇,任晓碧两位护士长的全力配合下,吴连拼教授带领瓣膜团队成员张新民主任,薛杨静等人,按照既定手术方案行全麻后,经右股静脉穿刺,送入导丝建立右心房通路,送入三尖瓣夹合器械,术中术者使用国产器械单边瓣叶捕获的功能先后顺利将2枚夹合器送入右心室并成功夹合瓣叶,当第二枚夹合器顺利捕捉三尖瓣隔瓣和后瓣,确认瓣叶夹持稳固后释放,即刻显示三尖瓣反流显著减少至1+,食道超声多切面证实两枚夹合器夹合稳定,夹合组织充分,反流改善明显、植入物的稳定性均令人满意,术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腿部穿刺创口仅8mm。


解读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反流(TR)是一种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疾病,欧美流行病数据显示其发病人群总数次于二尖瓣病变,高于主动脉瓣膜病变。其中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为主要病因,多继发于左心瓣膜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心房颤动等。重度TR会导致充血性右心衰竭及心输出量下降,患者常出现严重疲劳和呼吸短促、肝脏肿大、肾功能衰竭以及腹部、腿部、脚踝或足部积液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下降。TR的治疗手段包括以利尿剂为主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通常较高,导致三尖瓣成为“被遗忘的瓣膜”。目前的三尖瓣反流手术治疗方向主要有:瓣环修复、瓣叶修复、异位三尖瓣置换及原位三尖瓣置换。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是其中一种瓣叶修复方式。



瓣膜病中心简介

  2020年1月,我院心脏瓣膜团队开始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2022年1月,开展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在结构心脏病微创介入领域取得突破,同年11月,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简称“瓣膜中心”)第二批次建设单位申报启动,我院瓣膜中心顺利通过审核,正式获得国家级协会批准,2023年6月开展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温医大附二院心脏瓣膜团队自建立以来,凭借综合医院的优势,打造了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已成为了继浙二之后,省内第二家同时掌握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微创介入治疗的中心,未来将帮助及造福更多患者。


(作者|DSA 苏观 编辑|宣传统战处 陈盈盈)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