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我院团支部荣登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改革味TOP100榜

作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来源: 发布时间:2023/4/28 20:50:44

  近日,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风采展示活动落下帷幕,我院2019级临床1班团支部脱颖而出,荣登2022年度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改革味TOP100榜。

  2019级临床1班团支部共有成员34人,中共党员3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8名。支部秉持“求是创新,好学笃行”的团支部口号,积极开展支部改革,通过夯实机制创新的"保障"、优化学业创新的"风向"、构建科研创新的"磁场"、厚植公益创新的"沃土",打造一个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团支部。

夯实机制创新"保障"

  作为支部的“车头”,干部队伍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激发支部活力,带领支部向上发展。聚焦队伍建设,筑牢“活力根基”:支委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落实支部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开拓“活力源泉”:制定支委网格化管理制度,“三会一课”新模式,寝室长负责制等管理办法;落实团建机制,点燃“活力引擎”支部定期开展多彩主题团日活动,强化团组织的凝聚力,提升支部组织力与引领力。

4.jpg

优化学业创新"风向"

支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秘诀是勤学善思、改革学风,在团支部和个人层面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风貌。线上线下资料共享,假期弹性打卡制度,“名师小讲堂”等培育支部学习土壤;学习小组的组建落实,促进了支部成员的共同发展。在各项制度的推动和大家的同心协力下,支部成员学分加权平均分达84.115分、英语六级通过率94.2%,均位列年级第一,3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15位同学获省政府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占支部总人数64%

5.jpg

构建科研创新"磁场"

依托扎实的学业基础,支部勇于开拓进取,致力于将课本理论转化为科研实操,构建科研创新的“磁场”,吸引更多优秀的同学投身科研之路。先者带动后者,营造科研氛围:最先投入科研的同学作为"领头雁",激励其它成员深入实验室,支部提供最新科研渠道,推动“揭榜挂帅”。成立科研团体,培育科研土壤:以支部为单位,成立多个科研团队,如脊柱侧弯科研小团队,关注各类医学问题,开展多项相关课题研究。支部成员发表SCI一作3篇,最高影响因子6.471;参与发表文章共12篇,累计影响因子超30分;在校公众平台3篇文章阅读量过万;国家级、省级课题7项,校级、院级课题6项……支部成员也积极参与竞赛,让创新种子落地生根,取得了互联网+国赛金奖、挑战杯省赛特等奖等多项优异成绩。

8.png

厚植公益创新"沃土"

支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成立脊良正姿公益联盟,坚持以社会为导向,以个体为落点,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帮助。脊良成员实地走访各家各户,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公益筛查,成功实现了从个人到集体,聚小爱为大爱。组织成立以来,帮助募集公益资金100多万元,足迹遍布浙江数十个县市,累计对1万余人次进行侧弯筛查和科普宣教,帮助20多名患者重新挺直了腰杆,其中不少事迹得到了中国大学生网、温州都市报等媒体的特别关注和报道。截至目前,支部总服务时累计1593.5h,个人最长服务时突破300h,总献血量超过10000cc

2.jpg

据了解,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展示活动评选围绕在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贡献度、改革味、好作风6个方面,通过新媒体方式集中展现高校团支部改革建设成果和典型经验,深入贯彻“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全团大抓基层”、“全团抓学校”工作部署,提高高校团支部影响力。

文/徐弘昊 图/19级临床1班

微信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