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疫线有我(8)】温医大附二院护理人的抗疫日记 ——坚守的力量

作者:陈千禾、叶晓静 来源:护理部 发布时间:2022/12/31 8:57:37

“她今天已经是第二次晕倒了,我来,把她的工作任务交给我”

“你体温已升到39.9℃了,你先就地休息一下,我来帮你顶一会班”

“这两天发烧了,全身酸痛,但我得赶快返岗,因科室里很忙需要我”

“科室现在情况怎样?我们的护士姐妹状况还好吗?我明天就可以回来上班”

……

高烧、胸闷、气喘、全身酸痛,当一系列的病理症状在我们的护理人员身上真实发生着、感受着时,她们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坚守。

走进这些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透过他们的疲惫,感知最真实的抗战临床一线。


“我刚完成支援重庆医疗任务回来,我们急诊科即迎来了新的艰巨挑战,一个晚上收住50多位病人是常态,连续工作12h,16h,24h,甚至是48h,期间每位医护人员都先后中招阳了,但都仍带病坚守在岗。”急诊护理单元护士长苏红侠表示,面对疫情放开的挑战,医院护理部、管理部门,每位医护人员都义无反顾,不辞辛苦,四面八方来支援。自己更应克服身体不适的困难,投入救治病人的工作中。十分感谢也很感恩各兄弟科室的帮助,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病房,内分泌科护士长苏小游正在为新收住的患者安置心电监护,连续上班数日的她原本在周日准备休息一天,听到科室护士在工作中晕倒的消息,即第一时间赶来顶岗,“连续十几小时上班后,我感到心悸、胸闷、寒战,十分难受。但是假如我倒下了,我的护士怎么办,我的病人怎么办,这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义不容辞、咬牙坚持下来。

“忙,非常忙,但也要全力以赴,不容迟疑”这是在心内科病区,忙碌着接连收住处理治疗的间隙,心内科护士长曾静妮坚定的说道。

  “病人多,病情重,人力物力供不应求,怎样在超负荷工作量的情况下把每天的患者治疗护理工作圆满完成好是我每时每刻在思考的,我想尽可能分担点我们医院急诊病人的压力,共同度过这次高峰期”龙湾院区呼吸内科护士长陈敏说。

“我们团队里每个人都发着高烧,我也很希望给她们多一点休息时间,给身体一些缓冲的时机,但没有一位护士请假。我现在的心情又内疚又觉得很幸运,内疚的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我没有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护士多一点休息时间;而幸运的是,每位护士都挺过来了没发生重症,科室里每位护士彼此互帮互助,互相扶持。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度过这次难关!”龙湾院区呼吸内科护士长马萍说。

   “因为科室护士接连高烧倒下,超负荷的工作量,护理人员严重匮乏这是现状。24小时,2位护士,负责26位病人的护理任务。走两步,就气喘、脚抬不动,像瘫痪了一样,高热、乏力、胸闷,但我们要做的,是只能向前看,因为我们是病人的希望。”龙湾院区感染内科护士长陈员娥说。

“白大褂对于我来说,是工作服,更是我的战衣,病人们躺在那里,我们负责护理病人,在这个关键时期,这是一份职业赋予的责任,不需要过多言语,义不容辞。”神经内科护士长林海燕说。

不管是2019年年底,还是2022年年底,3年的抗疫时光,一直站在临床一线的,这一群可爱的人们,没有任何一刻,选择退缩。如今,正是疫情放开的关键时期,她们,还是做了同样的选择,坚守岗位,只要我还有一点力量,就不能倒下,全力以赴,义不容辞!

坚守、责任似乎是他们的代名词,但是,她们,也是家里的父母,长辈眼里长不大的孩子,只是,在这个关键时期,她们,选择了或许不被那么理解的角色,谢谢你们。

在即将开启的2023年的日子里,愿春暖花开,国泰民安,我们也终将迎来胜利!

(作者|护理部 陈千禾、叶晓静 编辑|宣传统战处 陈盈盈)


微信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