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杏林生命巴士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作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3 23:10:06

为探索生命奥秘,感受生命的珍贵,温州医科大学杏林志愿者服务社医疗服务部联合外国语学院叙事医学团队举办“生命巴士”系列思政课。在一次次对内心的叩问和两难的抉择中,同学们对死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人生初见,以爱之名。9月24日,医疗部在同济楼举办分娩体验课程。分娩模拟仪上两个微小电极通过不断增加电流强度,让参与者感受分娩时的疼痛。体验结束后,小组成员进行了剖腹产与自然分娩的话题讨论----这两者中哪种办法最好?当自己为人父母,又会如何选择?“我会选择自然分娩,因为这样留下的后遗症较少,也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选择自然分娩,因为剖宫产让我的耳骨发育的不好,留下了晕车的后遗症”“但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时,我会选择剖腹产来保全自己与胎儿的生命。”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相互分享自己出生时的经历,感受生命诞生的不易。

同学体验分娩仪2.jpg

希望热线,守护生命。10月22日,医疗部在同济楼举办生死来电课程。活动中,主持人播放短片——一名希望热线的接线员在电话中救助一个想要轻生的男孩,并向大家介绍了危机干预热线和希望热线。同学们在沉浸剧情,猜测接下来接线员会怎样安慰男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希望热线带来的生命奇迹:曾看起来这样微不足道的热线,却足以挽救挣扎在生死之间的轻生者。接下来同学们分组,自由选择扮演接线员或轻生者,完成求助情景。同学们积极投入表演,认真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接线员,恰当地对轻生者做心理疏导。“扮演接线员并救助自杀者真的很难,也许我并不适合这个职业,但我真的希望自杀者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要轻易地选择自杀。”一名扮演接线员的同学说。

同学参加填词小游戏1.jpg

体悟生死,敬佑生命。11月5日,医疗部在同济楼举办死亡体验馆。为了使同学们的体验更具真实感,本次“死亡体验馆”采用沉浸式剧本杀模式,同学们在每一环节中都需要做出抉择并说明理由,而该轮中票数最高的参与者会被淘汰并写下“遗书”。进入“死亡体验馆”,同学们在圆桌边围坐一圈,签署叩问死亡的契约书。随即灯光熄灭,烛火亮起,主持人的开场白以沉闷有力的心跳声为背景乐,将同学们迅速拉进体验死亡的氛围中。从面对医疗意外的沉默与自首、面对父母子女患病至临终到写下人生最宝贵的三大财富,主持人引导同学们直面人生的困难抉择,挖掘内心的真实想法。同学们依次站起,坦诚分享他们的选择和理由,在叩问内心的同时也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参与者。在未知的死亡面前,一切不同的选择与不同的理由都被理解和包容,同学们的心也在交流中靠得越来越近。最后,未被淘汰的同学们也伏在烛火边认真写“遗书”,记录自己对死亡的更加深入的体会和理解。

同学书写“遗书”中.jpg

  随着社会轻生群体越来越低龄化,青少年生命教育成了必不可少的课程。而生命巴士系列活动以游戏与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同学们第一视角感受生命旅程中的重要阶段,从而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难题,能更加理性地认识和谈论死亡,突破对死亡的盲目恐惧,树立成熟的生死观,感受生命的可贵。

同学合照.jpg

文/张益鸣 邢琼文 图/周凌君 刘佳牧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