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8日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为”专题实践“我为发展献一计、我为群众办一事、我为基层破一难”活动,组织党员记者更好践行“四力”,温州都市报党总支联合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并携手相关民间慈善团体启动第五季“圆心计划”,征集10个困难家庭的心愿,并在农历春节前帮助他们圆梦。
“我的右手多拇通过手术变漂亮了,谢谢温州医生和好心人帮我实现多年来的心愿。”昨天上午,在温医大附二院院区,25岁的四川省凉山州彝族女教师哈莫感动地对记者说。当天,温州市慈善总会健身义工队潘少容、赵雪芹给她送上了羽绒服、奶粉、水果等慰问品和3000元慰问金。前天,该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丁健为哈莫老师做了矫正手术,预计一周后可出院,这是本季第二个实现的“圆心计划”。
昨天,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记者和鹿城区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副会长、秘书长陈招乐等一行,到医院看望哈莫老师。哈莫老师说,做完手术后感觉很好,医护人员对她很照顾,非常感谢温州人的爱心帮扶。
哈莫老师患右手多拇畸形,两个拇指拆分了一个拇指的组织,如果简单去掉一个,不仅难看,还容易造成大拇指灵活度不够。
丁健是手外科专家,从2016年6月开始全程参与“大拇指工程”,做了不少手足先天性畸形手术,其中就包括不少大拇指多拇手术。这次,丁健经过仔细研究,决定从哈莫老师的两个手指各取一部分拼接,重塑一个大拇指。
手术在11月16日上午9时许开始,丁健先用游标卡尺在哈莫老师的大拇指上精细测量和设计重建部位,仅这一过程就花了接近半个小时。然后,丁健开始动刀,先取下两个手指的指甲,再打开畸形的右手大拇指,各取一部分拼接,通过骨骼矫形纠正偏斜,让歪的手指直起来、立起来、稳起来。然后,修复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丁健就像是艺术家在哈莫老师的手指上精雕细琢。
哈莫的右大拇指重建的指头已成型,开始缝线。丁健用了1个多小时,把裸露的皮肤缝好。最后,移植原先的指甲,再缝线来保护指甲。
丁健介绍,这个手术有三大难点。第一是测量要非常精准;第二是设计,形态大小要跟对侧接近,又要结合个体指体本身的形态画图,重塑的大拇指与左手大拇指大小等同;第三是技术,拼接的组织一定要有充足的血运,血管是组织的命脉,组织成活的保障,指动脉牙签粗细,分离和保护非常重要。
丁健说,一个多月后,哈莫老师的手指就可以取出钢钉,四个月左右就能长出新指甲。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wzrb.com.cn/newspaper?mediaKey=wzdsb&classify=0&id=10&publishTime=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