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温州商报】“谢谢医生叔叔护士阿姨,我现在很健康!”本报启动回访10年来救助过的“水晶宝宝”

作者:董吉妮 来源:温州商报 发布时间:2021/10/23 13:42:04

  “星星今年上小学了,想找机会去医院探望当年医治他的医务人员,感谢他们当年的精湛医术和无私照料。”昨天,商报公益热线收到“水晶宝宝”星星父亲徐正艳的来电,他告诉记者,因为儿子的事情一直对温州心怀感恩,是“大爱温州”帮助了星星,托起了他的小家,更让他坚定定居温州的决心,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温州。今年是“水晶宝宝”公益救助项目实施十周年,本周起本报将对十年来救助过的早产儿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现状。

  受助“水晶宝宝”感恩温州

  星星于2014年10月18日在温州出生,因早产体重不到4斤,又因先天性十二指肠和肛门闭锁,在温医大附二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因为巨额的手术费令孩子的父母陷入困境。在温务工十几年的父亲徐正艳,拿出了多年的积蓄给孩子治疗,却是杯水车薪。2014年11月,徐正艳来到本报申请“水晶宝宝”公益救助项目。

  星星求助的报道刊登后,不少市民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救治星星,还有一位徐姓的老先生不仅捐款,还亲自去星星家探望孩子,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徐正艳介绍,自从申请水晶宝宝救助项目后,他收到各界捐款,孩子也接受了十二指肠接通手术,还去上海做了肛门接通一期、二期手术。手术后,星星的后期康复效果很好,小家伙已经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定时排便,身体各项指标都健康。

  今年星星在温州公办幼儿园毕业,又顺利进入温州公办小学就读。“孩子一路走来很顺利,从小就教他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直和儿子有约定,带他去医院看看曾经救治他的白衣天使。”徐正艳告诉记者,当年他到商报求助“水晶宝宝”公益救助项目,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份感动让他温暖至今。其间,他还联系了当年为星星捐款的爱心人士徐老先生,并特意上门致谢,至今双方都保持“亲人”般的联系。

  2014年,徐正艳选择留在温州生活,用他修家电的特长经常服务温州市民。“这几年,我经常跟随温州家电义工队下乡服务,我喜欢温州,愿意服务这座富有人情味的城市。”徐正艳说,目前他在温州一家物业公司上班,从一名水电工做起,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物业公司的重用,目前是一家小区的物业主任,他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温州。

  “水晶宝宝日快到了,很想再带各各来温州看看帮助过我们的人。”前两天,水晶宝宝各各妈妈熊秀菊通过微信告诉记者,各各现在身体各项指标都很稳定,感谢“水晶宝宝”救助项目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019年5月8日,来自贵州的熊秀菊在市三医生下了龙凤胎,没想到龙凤胎中的儿子各各出生后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巨型脐膨出”,因病情恶化,各各被转至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抢救治疗,手术后各各出现诸多并发症。熊秀菊和丈夫为救治儿子倾尽所有,当他们向“水晶宝宝”公益救助行动提出申请后,立即获得救助。

  经过救治,各各顺利出院。出院后的各各现在和龙凤胎姐姐都在贵州生活,今年5月各各一周岁时,熊秀菊还带着各各来到本报感谢好心人。 “很感谢在温州的那段时光,等孩子大点我们还会来温州工作生活,这座城市很温暖。 ”熊秀菊说,现在孩子长大了,计划每年都带他再来温州,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暖。

  11月启动集中救助月活动

  除了星星和各各,还有浩浩、安安的家长致电本报要求看望救治孩子的医护人员和好心人,在11月“水晶宝宝”早产儿集中救助月之前,温州商报将联合温医大附二院开展水晶宝宝联谊会,邀请曾经救助过的早产儿和家长,请大家到医院坐一坐、聊一聊,让家长和孩子再次直观了解我市早产儿救治水平,以及孩子当年的救治情况。想参加联谊会的水晶宝宝家长和孩子也可以拨打本报公益热线88817110报名。

  今年11月份,启动救助月活动中,将集中救助一批早产儿,针对有需要的新生儿家长进行微信义诊、宣讲早产儿养育知识,上门随访出院的早产儿,并开通专家热线,开展解答家长育儿疑惑等系列公益活动。

  呵护新生命 关注早产儿——“水晶宝宝”公益救助行动由九三学社温州市委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商报和温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发起,自2011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救助了 153名新生儿,帮助患儿家庭渡过难关。每年的6月和11月是“水晶宝宝”公益救助行动的集中救助月,今年6月本报陆续对住在温医大附二院新生儿ICU的12位重症早产儿进行集中报道,通过社会救助和商报善基金拨款,这12位早产儿已康复出院。

  (文中孩子系化名)

wzsb2021102308_s.jpg

 原文链接:http://newspaper.wzrb.com.cn/newspaper?mediaKey=wzsb&publishTime=2021-10-23&classify=0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