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女刀客”,不一样的她 !
都说医生工作辛苦,
外科医生更是一门“体力活”,
手术台前一站十几个小时,
所以即使从医,
女性也很少会选择当“刀客”。
但在我院手显微外科,
云集了3位优秀的女骨科大夫,
曾创下当日9台危重病人急诊手术最高记录的丁健就是其中之一。
她遭遇的挑战不止是体力的考验,
还有病人的质疑、对家庭和孩子的愧疚,
但是,她并没打算后退,
因为“是热爱的事业”,所以“要一路向前”。
当时选择这份专业的初心是什么?
我不是黄蓉,但是还是期待能成为一名“武林高手”,“刀到病除”。
但在15年的职业生涯里,我发现“刀到病除”的想法还是有些幼稚,毕竟医疗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现在的我会更加理智慎重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希望能用高超的技巧、理性的方案设计和爱心最大程度地解决病人的困扰,并早日康复。
选择该专业后,性别有带来困扰吗?
困扰很大,主要是许多人对骨科女医师的不信任。
在骨科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医学领域,女医生的压力不免“山大”。从选择这个专业开始,我被手外科庞大的工作量所‘震撼’,套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语:透心凉、心飞扬。但是,我时刻按照男医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没想过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得到关照。
一例断掌手术需要固定5根掌骨、14根肌腱、6根神经、10余条血管,动辄5、6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容不得半点差池。
我在手外科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名小兵,逐渐成长一名尖兵,再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始终如一地坚守在最前线。
作为女性,性别带来的优势有哪些?
手外科工作大多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耐心且细致,这是女性的优势。
患者病痛不仅仅来自生理上,心理上的不良暗示也是困扰之一。病人的不适往往因为焦虑不安被无限放大,最后甚至发展为心理的疾病。
女医生可以耐心地疏导他们不安的情绪,耐心地指导康复训练的方法。当他们的不安得到缓解,患者也会因此信心倍增,进而主动地配合之后的治疗。
比较难忘的接诊经历?
重塑肢体畸形孩子的肉体健康,更重塑他们做人的尊严。
3年前我接诊了一位多关节挛缩的患儿,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小怪兽”,嘴里骂着脏话,被爸爸硬拎着进来。他所有的大关节都是畸形的,处于屈曲挛缩的状态,足没法行走,手没法持物,人非常瘦弱,因为太害怕和外界接触,一边骂着、一边向我们吐口水。
经过我们的治疗,今年7月份这个孩子再次来了。这次他是自己走进来的,虽然还是怯生生的,但是很有礼貌的说:“丁医生,你好。”并且主动把手脚露出来给我查看。
患有手足畸形的孩子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想把畸形的手脚藏起来,甚至把自己也藏起来。因此矫正手足畸形,不仅仅是恢复学习和劳动的能力,也是给他们提供正常社交、重返社会的机会。
哪位患者的感谢让您特别感动?
当然是第一封感谢信。
当时我还是一名主治医师,那是一位因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导致肘关节反复破溃的老年男性,他来之前已经在其他地方折腾了半年,各种偏方没治好,反而更糟糕。
我们的治疗一开始并不顺利,多次清创、反复检测以明确治病细菌,后来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引发了强烈的胃肠不适,患者捧着垃圾桶一直吐,但是他丝毫没有怀疑过我的方案,而是始终如一地信任我。
经过近3个月的治疗,他康复后手书一封感谢信,言辞恳切。
我想说医患是相互成全。我无比感谢他的无条件信任,当看到他那么难受的时候,我也萌生过放弃的想法,是他的坚持鼓励了我,让我更加努力、反复考量并改进治疗方案,最终获得成功。
医者座右铭
人生就像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关于“多拇畸形”的科普时间
多拇畸形在四肢畸形中发病率最高,但不是一“切”了事。
需要更加关注留下来那个拇指的功能和外形,因此需要在术前进行仔细的检查,明确哪个拇指的外形更加接近正常的大小,留下来的拇指是否存在歪斜,是否存在功能的明显障碍。
多拇矫形的目标是通过手术获取一个大小形态良好,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活动度的拇指。
“最佳手术时机”没有统一标准。
总体原则是简单的畸形可以早期开展手术,在1岁左右开展甚至可以提前到3-6个月。
但是对于复杂畸形,往往需要多次手术,目前我们主张在3岁以内矫正主要畸形,3岁是患儿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3岁以后手术,患儿会明显意识到自己因为畸形而与众不同。
全麻更能保证多拇畸形手术安全性。
畸形患儿的手术并不简单,有些手术时间较长,涉及精细组织的修复,患儿安睡才能保障手术的安全开展。此外儿童呼吸道以及体态等特点需要全麻,比如儿童呼吸道分泌物往往较多,脖子短小,舌根容易后坠,因此全麻更能控制手术的风险。
多拇畸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尤为关键。
1、术后两周内注意保护创口的干燥和清洁,偶尔有出现水、果汁、口水甚至尿液污染创口的情况,一经发现需要马上更换敷料。
2、术后4周内注意支具或者石膏等的固定,警惕克氏针等的松动和滑脱。
3、术后一个月以后功能锻炼以及瘢痕护理阶段,这个阶段需要鼓励患儿在玩乐中锻炼手指的功能,此外需要注意瘢痕的按摩和压迫,最终淡化瘢痕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宣传统战处 栾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