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语言课堂入病房,爱心相伴助康复

“大拇指”公益团队开展病房陪护活动

作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31 12:39:22

  “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有阳光。”

“白雪皑皑的……山峰上……有阳光。”

“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有阳光。”

……

10月30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1幢A05病房内传来阵阵读书声,彝族女孩吉地(化名)正志愿者们的鼓励下开口练习普通话。来自温州医科大学“大拇指”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融知识、娱乐为一体,为其开展个性化病房陪护活动

这位12岁的女孩来自四川省凉山州,四五年前的一场“怪病”让她从此无法走路为帮助吉地治好双脚,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骨科学系主任高伟阳教授亲自前往四川凉山,将吉地接回温州接受专业治疗由于吉地的父亲年长,不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堂妹友扎与吉地父女一同来温,作为姐姐的“翻译”并照顾姐姐的生活起居。

活动初始,两姐妹只对着志愿者们羞涩的笑不敢大声说话。“你们的家乡是不是有很多山呀?”“彝族有哪些习俗呢?”……一些简单的互动交流后,孩子们与志愿者渐渐熟悉起来,友扎更是作为“小向导”向志愿者们介绍凉山州的风光。

微信图片_20211031123506.png

吉地不熟悉普通话,只会一些简单的表达,“大拇指”志愿者们开展“普通话小课堂”,借助励志诗歌《阳光》,教授吉地普通话,帮助她克服“语言不通”的难关同时以阳光积极的诗歌传播自信力量,哪里都有阳光,我的脚也一定会好的!到时候我也要去外面看看!”学习诗歌后,在友扎的翻译下,吉地如是对志愿者们说。

微信图片_20211031123514.png

“姐姐一直很想学习普通话,想和更多的人交流,今天我能够感觉到她特别开心,谢谢你们!”活动结束时,友扎对志愿者们表达感激和对下次陪伴活动的期待。

志愿者们还为堂妹友扎开展了学业帮扶,耐心解答她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

吉地在温治疗阶段,“大拇指”公益团队志愿者将持续开展针对性病房陪护活动,以爱心陪伴为异乡求医的吉地一家传递志愿温情,用爱与陪伴帮助吉地更好地接受治疗

据悉温州医科大学“大拇指”公益团队致力于呵护先天四肢畸形儿童身心健康,近年来团队通过走进医院、学校开展科普宣讲、病房陪护、义诊等活动,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开展活动百余场,服务2000余人次。

/王艺蓉 赵珈艺 图/王艺蓉 姚思敏

微信扫一扫分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