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为恶性疾病所困扰。为切实增强医学生对老年疾病患者的同理心及共情感,11月14日,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杏林青年志愿者服务社携手大学生生命教育协会、外国语叙事医学团队围绕“疾病晚期的疼痛”开展了生命教育体验活动。
活动开始,主持人向参与者介绍了医学上疾病疼痛的分级:“一级疼痛,如蚊虫叮咬;二级疼痛,如静脉扎针......十二级疼痛,难以忍受的癌症剧痛。”活动现场选取志愿者,借助妊娠分娩仪亲身体验老年疾病患者会面临的各级疼痛。随着疼痛等级的增加,志愿者逐渐出现多言、躁动、额头冒汗等应激反应。“我以为我很能忍耐,但当疼痛接近巅峰,我亲身感受到了老年患者在疾病晚期所要承受的痛苦,感觉到心酸与无奈。”一位体验的志愿者如是说道。
如此剧烈的疼痛,就没有办法缓解了吗?体验过后,附二医血液肿瘤科的林晓骥医生带领大家进行探讨。“中国吗啡的处方流程比较繁琐,临床医生往往不愿开具含吗啡的处方。而此种疼痛只有吗啡可以缓解,这就导致很多患者晚期的生存状态堪忧......”“我们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与患者同呼吸。”林医生的讲述让“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的全人护理模式逐渐清晰。现场更有同学表示:“我曾以为医生的本职是治愈疾病,而忽略了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患者本身,除了治疗疾病,我们还需要疗愈心灵。”
本次活动将疼痛体验与探讨思考相结合,加强了同学们对于疾病疼痛的精准认知,增进了对疾病患者的理解和新型病患护理模式的思考。一直以来,我院“37℃生命支持”项目团队始终致力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患者的共情感,本次活动也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为今后的高素质医生培养奠定了基础。
文/吴子奇 胡滢 图/郁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