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前期防控成果,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上级防控要求,我院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为保障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我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坚决守好医院疫情防控“三道门”,为抗击疫情筑起一道道防线。
各部门各司其职,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保卫处在各大出入口增加保安人员配备;门诊、院感、护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全院疫情防控督查工作,努力杜绝一切防控隐患、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从患者出入通道、引导分诊、各门诊科室、各医技科室等方面对各大院区逐一进行了排查督导。
守好“院门”,
让群众安心就诊
“您好,请戴好口罩,配合测量一下体温,请出示您的防疫码......”在医院预检分诊处,保安们正引导市民扫码、测温、戴口罩。这里是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防线,是疫情防控的“哨兵岗”,保安们每天7时准时到岗,一站就是12个小时,一个动作、一句话重复几百遍。最忙的时候,他们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保证24小时有人在线。
在龙湾院区,北门门口分为车辆入口和行人入口,每个入口都配有3-4名保安同志有序负责扫码、查验、测量体温等工作。在距离医院北门150米左右处,看到保安沿着车流一个一个提醒车主提前准备好领取“温州防疫码”。“请提前扫码配合一下,谢谢!”保安同志俯身对车主说,并用手指了指自己衣服前上贴着的偌大一张二维码图。
一位市民因为手机突然网络卡顿迟迟无法领取防疫码,造成后面几辆车跟着排队,他自己也很着急:“怎么这么麻烦?以前不是看健康码就行了吗?”保安同志耐心解释:“抱歉,这是我市疫情防控需要,请您谅解。”
瓯江口院区的保安队员胡国军在“强行”要求来院专家出示防疫码后,“疫情防控前面,没有人有特权”。事后,他认真履职的行为受到了专家和院领导的一致好评。
据悉,保卫处从2021年至今,共查到红码持有人数93人,黄码1231人,限制聚集78人。
烈日灼烤下,他们汗流浃背,狂风暴雨下,他们默默坚守。虽然很辛苦,但丝毫不能懈怠,因为他们深知,进入这道“院门”的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都将直接影响在院所有人员的安全,必须牢牢守住。
守好“健康门”,
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为避免人员密集,减少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确保患者就医安全,医院对住院患者实行“一患一陪护”管理。在住院部大厅门口,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入住院部人员进行层层把关,查验出入凭证,患者及陪护人员需凭借医院发放的陪护手圈进入病区,无陪护手圈者禁止进入。当遇到家属不理解时,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理解并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让“一患一陪护”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疫情期间患者配药是“刚需”,但是很多市外的患者赶到医院时无核酸结果却又急需开药,医院门诊部安排志愿者和上班的预检工作人员院贴心地为他们提供了代开药取药的服务。王先生是从外市来的老病人,他的药都是处方药,只能亲自来医院开。他的主任只有早上有门诊,如果做核酸要等到下午才能出结果。为此,门诊部协调门诊收费、药房,开辟绿色通道,为代理取药者提供一站式挂号、开方、付款、取药专项服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如果家长的防疫码出现异常,而其孩子需要看病,怎么办?门诊部推出暖心举措。在孩子防疫码正常的情况下,医院志愿者提供上门接孩子到门诊看病、拿药的服务。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式,为避免人员密集,减少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确保患者就医安全,该院决定对住院患者实行“一患一陪护”管理。在住院部大厅门口,志愿者们正在对进入住院部人员进行层层把关,查验出入凭证,患者及陪护人员需凭借医院发放的陪护手圈进入病区,无陪护手圈者禁止进入。当遇到家属不理解时,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理解并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让“一患一陪护”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无畏的战士,那么在战士们的身后,有这样一群勇者——院感人。低调“扫雷”,守护平安,院感人甘愿做隐形的逆行者。
院感无小事,是医疗安全红线和底线,贯穿医疗质量始终!面对难以预测的疫情,院感人以其独有的“嗅觉”,牢牢抓住重点,紧跟疫情动态,未雨绸缪。疫情防控的紧急号角吹响后,院感团队立即取消正常周末休息,全员上阵,第一时间进行疫情研判、梳理制度流程、培训防控知识、出台积极有效的院感措施,深入一线督导,排查风险点,以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防护到位,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为附二人铸造了“坚不可摧的铠甲”。
疫情以来,他们每周进行一次疫情研判并梳理重点工作,每日排查布局流程、个人防护、环境清洁消毒及医疗废物管理等风险点,针对督查问题进行整改。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新冠防控制度、流程、方案、公告40余项,并随着上级指示持续多次更新,为我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制度支撑。这些制度方案让医护人员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效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组织院内培训考核200余场,受训人数达到千余人,并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形成演练报告传达给相关科室落实整改。
为了实现全院“零感染”的目标,医院每个环节每位员工身上都应真正落实“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院感处重视疫情防控的全员培训,夯实医务人员、保洁人员、及其他部门人员的基本功,并对驰援前线的医务人员、发热门诊等特殊区域的群体采取不同形式的强化培训。
守好“安全门”,
构筑保障患者安全
作为此次突发危机事件应对最前线的主力军之一,护理部带领全院护理人员用执行力、行动力、凝聚力,科学理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住院患者及家属外出,不但患者存在一定风险,同时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风险。护士长陈员娥提出,为了更好地开展“三道门”管控,主管医师这关必须牢牢守住。患者住院后,
主管医生要在第一时间逐条逐句讲解住院单上的规章制度,提醒患者及陪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生活用品准备等入院前期工作,避免因准备不充分导致的不必要外出。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向患者讲解外出安全守则并叮嘱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避免或坚守患者外出意外事件的发生。
科室还特意为患者配备暖饭板,解决了外出检查患者吃不上热饭而只能选择叫外卖的问题。科室还给住院患者贴心配备了暖饭板,供患者和家属随时热饭菜,以免因检查、手术等情况延误用餐时间而吃不上热饭。患者们一致为这项“暖心又暖胃”的举措点赞!
“我儿子他们呢?他们怎么不来看我”一位患者紧皱眉头,焦虑地左顾右盼。“现在疫情防控比较严格,我们这里是不允许家属探视的,他们都在关心着你”护士解释道。 这样的镜头,让医护人员心疼又无奈。应疫情防控需求,为保障患者和探视人员的身体健康,科室实行了禁止家属探视制度。随之而来的,是患者和家属安全感的缺失,面对这一情况,科室鼓励开展了远程探视,通过视频探视,用信息化的手段让患者和家属相见更容易。对于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视频服务可以让家属了解到他们目前的情况和状态,大大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既不影响患者日常的治疗休息,也维护了医院秩序,满足了病患与家属的“见面”需求——这项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称赞。
“疫情之下,做好服务,让病人更安全、家属更放心。”这成了我院鼓励“线上远程探视”服务的初衷和目的。从细节入手,让服务更加人性化,在规范流程的同时,融入人性化的护理措施。
相同的“疫”线,不同的“战”场。疫情来临,各部门带领团队同心同德、协同作战,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通过自己的不懈坚守,忠实履行自己的使命担当,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和正常诊疗的开展筑牢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保障了医院的和谐与稳定。
(宣传统战处 占亚妮)